其次對應成就物的力量,要認識極樂世界中的物品都是成就物!道理很明顯,一切物品都是以佛的法身智慧所現,都有奇特的妙用。《往生論》說:“一切國土莊嚴,攝入一法句,就是清淨句,就是清淨智慧無爲法身。”這是由佛累劫願行所成,由一切種智所現,哪一個不是成就物呢?哪一個不具加持力呢?因此極樂國土,以一個“佛”字完全攝盡,比如鳥佛、花佛、光佛、水佛等等。這樣的話,只要五根觸到微妙五塵,就當即作加持!所以都是成就物。
拿菩提樹王來說,衆生只要到了菩提樹下,見到樹的各種妙色、聞到音聲、嘗到果味、嗅到妙香,就六根清澈、無諸惱患。
在經上講到,眼睛見到佛光時,能夠滅除心垢、生起善心、身心柔軟,所有的疾苦都止息了,所有的憂惱都解脫了;香風吹來,內心調柔,得到比丘滅盡定的安樂;聞到法音,念念增益道心,不退菩提,得無生忍,受用種種大乘法樂……。這就看到淨土萬物圓明具德、都是大加持物!總之,國土裏充滿了加持物,見色聞聲都得加持。
接下來,再對照“見到佛菩薩身像、得到佛菩薩加持或聽到說法,就很快證道等”。一生到極樂世界,就恒時在佛前依止,也就恒時得佛加持。《往生論注》上講到:見到佛的相好、光明,種種身業系縛都得到解脫,入如來室,畢竟得平等身業;聞到佛的德號和說法音聲,種種口業系縛都得到解脫,入如來室,畢竟得平等口業;憶念佛意業的功德,種種意業系縛都得到解脫,入如來室,畢竟得平等意業。所以,往生淨土之後,以見佛的身相光明、聞到佛的音聲、得到佛摸頂加持等,就能迅速證得廣大功德。
總的以上要知道論中所舉的例子和極樂淨土的情況是同一類型。
自許爲佛弟子的人,如果對往生成就廣大功德的特異之事産生懷疑,那是極不應當的!因爲歸依叁寶的人,發誓“以佛爲導師,以法爲正道”,而淨土的教法是佛以智慧如實見、如實說,作爲弟子要完全信受佛的善說。而且以頓教的法尋求無上菩提,本來就超出人天、小乘以及權大乘的境界。如果對阿彌陀佛大願大行所成就、一切種智所顯現的不可思議淨土、對佛力方便至極的大用産生懷疑,那就非常不應當了!
【可見,往生極樂世界者所獲得的廣大功德是由聽聞阿彌陀佛名號後生起信心而引生的,這也完全是來自于阿彌陀佛的殊勝稀有之願力。】
這是下結論說:往生極樂世界的人,獲得智慧、神通、叁摩地、陀羅尼等廣大功德,這確實是由極簡易的方便——就是以聽聞佛的名號生起信心作爲因,就能引發。這就體現了佛的大願極爲奇特!
剛才講了,就是聞到名號後生了信心就能得到。沒有聞到彌陀名號,就不會知道西方有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所以“聞到名號”是第一個關鍵。佛的名號傳到耳中聽到了,才知道“西方有佛,號阿彌陀”!然後需要對佛生信心。因爲極樂世界的國土莊嚴、佛莊嚴、菩薩莊嚴,整個入一法句,就是真實智慧無爲法身。整個攝在一個字裏,就是“佛”!說到底,極樂淨土全體是佛的法身智慧所現。所以對佛生信是最關鍵之處。
如果對佛果智慧不可思議的力量生了信心,那就一心投入佛的果海,求取佛力加被。由此就一定能和佛的心相應,一定被佛力攝引到極樂世界。然後佛的智慧神力就按照本願的設計,加被在往生者的心上,由此就顯發廣大功德。就像現代人享用高科技的便利,只要第一相信,第二願意使用,然後直接去使用,就得到了便利。
【因此說,這一淨土法門具有超勝稀有的特色。如經中說:“出有壞,您之諸根,極爲清淨。”以此爲主進行了廣說。】
以這個原因,淨土法門實際是大特異法門,和通途法門有很大差別。它具有法門極其超勝稀有的特點。因此就有《無量壽經》上“大教緣起”的這一幕!
當時世尊身色諸根,悉皆清淨,威光赫奕,就像金子融化那樣極其光亮。又像明鏡,內外光輝。這是以往從沒見過的瑞相。在《漢譯》裏記載得更加詳細:當時佛端坐著思念正道,佛的面輪有五色光明,數千百變。光非常大非常明朗。阿難就從座位上站起,整理衣服,頂禮佛足。近前對佛說:“今天佛面目的光色何以不斷地轉換變化,這樣光明?現在佛面目的妙光,數百千種色,上下明澈,這般妙好。自我侍奉佛以來,從沒見過佛的身體光耀。這樣光顔巍巍,一重又一重的光明。我從沒見過佛的光明威神,有像今天這樣。”
魏譯當中,阿難請問:“今日世尊住奇特法,今日世眼住導師行,今日世雄住佛所住,今日世英住最勝道,今日天尊行如來德。(大概的意思是,當時阿難見佛示現前所未見的瑞相,就推測佛今天一定是內心住在奇特的法中,一定是住在導師普度衆生的大行當中,一定是住在諸佛所住的秘密境界中,一定是住在最殊勝的道中,一定是行如來無上的功德。)過去、現在、未來的諸佛,佛和佛彼此相念,是不是現在佛在念諸佛呢?爲什麼今天這樣子威神、光明呢?”
佛就說:“你這一問勝過了累劫供養一天下的阿羅漢、辟支佛,以及布施諸天、人民和蜎飛蠕動之類的功德,百千萬億倍。因爲你這一問,未來的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都得到度脫。”
這個原因就是要說大特異的淨土法門!釋尊在因緣已經成熟時,要宣說阿彌陀佛因地願行、果地成就淨土莊嚴,而這個法門能讓當時和未來的無量衆生得到度脫!所以從沒有這樣歡喜過!以這個因緣就說出了極爲奇特的、方便、簡易、廣大、圓滿的淨土法門。(以上要知道世尊將要演說無上殊勝的淨土法門,顯現前所未有的瑞相。這就是要讓一切見聞者生起極稀有難遇的想法。這是表示阿彌陀佛的願海法門極爲稀有、奇特,極爲超勝。)
如果沒有這個淨土法門,“十方諸佛下不能普利衆生,九界衆生上不能圓成佛道”!這既是普度凡聖的法門,又是極方便、極甚深、極了義的法門。蕅益大師有叁句話的贊歎:“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最極圓頓。”因爲阿彌陀佛要給予衆生極其方便的法,不論凡聖哪種有情,乃至于蜎飛蠕動,都能夠聞這個名號。像鹦鹉、八哥都能念佛!以這麼簡易的法,卻能即生高登淨土,解脫生死,入不退地,這就是方便到極點了!無量的佛功德全攝在一句名號當中,只要有信願持念,就能受用到佛果地的果實。就像高科技産品,只要一按鍵就可以起動、就能使用,這是科技給人類生活提供的便利。而阿彌陀佛給衆生提供的是解脫、成佛的便利。
就像人不必要自己去播種、耕耘、灌溉、施肥,然後再收獲小麥,磨成面粉,又和面蒸饅頭,不必要做這些,只須要買饅頭就能直接受用。同樣的道理,佛億萬劫來以無數大願、大行莊嚴名號,能使衆生由持佛名號就受用到佛地的果實。這就成爲方便中的第一方便了!沒有這個方便,無數衆生由于自身的能力不夠,條件不夠,沒有辦法實證到甚深廣大的道。要圓滿積聚起足以證得聖道的一切因緣,實在是太困難了。如果衆生能信受佛力,以信佛的因緣,就能快速趣入。
就像《彌陀疏鈔》所說:“越叁祇于一念,齊諸聖于片言。”在一念中就超過叁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在六字片言裏就證得與諸聖同等的功德。這不是極方便、圓頓嘛!
往生之後以佛力加被的原因,就能徹底地顯發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這是圓滿具足一切。因此說這個法是華嚴奧藏、法華秘髓。
所謂華嚴的奧藏,一是指四法界、十玄門的奧義都含攝在淨土當中。二是所謂的以“萬行因花、莊嚴一乘果德”,雖然橫說、豎說,說到究竟,仍然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也就是如來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以普賢廣大行願能趣入。怎麼來成滿普賢行願呢?最後走的是往生極樂這條快速圓滿的路。所以《普賢行願品》說:“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
《法華經》顯示諸法實相,經中說:“只聞法華一句一偈,皆得授記作佛。”而這淨土法門,凡是念佛者,無一不成佛。所以是法華的秘髓。
而且這是了義中無上了義。整個極樂世界的國土、佛、菩薩叁莊嚴,就是一法句——真實智慧無爲法身,當然是無上了義啦!
【所以,對此經極爲恭敬並具有殊勝緣分的人,如同聽話的兒子可從仙人父親的教誨中獲得利益一樣,對善逝教言生起信心,隨之如理而行,無疑能往生極樂世界。】
“此經”是指《無量壽經》。“有殊勝緣分”指遇到了釋尊的淨土教法,能恭敬地奉行。比喻是:父親仙人對兒子的囑咐有重大意義,兒子遵從父親的教誨,就能從中得到大義。意義是:有信心的人隨順佛的教誨,按佛交代的法規去奉行,就一定能生到殊勝的淨土。
不止一次地講過,不可思議的事只有以信心來趣入。雖然我們像盲人一樣沒有親眼見到過,但是能依止最好的導師,按照他所指示的最正確的路線去走,就一定會走到安樂的淨土。
意思是釋尊在經上教導我們修哪些往生正因,告訴我們往生西方能得到哪些廣大利益。對佛的善說堅信不疑,一心一意遵循佛的教導真實去做,就一定能得到往生的極大利益。這就是以信心趣入的意思。
【那些隨法行者憑依理證的力量對佛語生起誠信並對佛陀不可思議的智慧生起清淨定解,此等善緣者猶如明目者依靠陽光可現見色法一般,對所宣說的此極爲隱蔽的所量教義首先隨信而行,再進一步依理悟入,如此可獲得所抉擇的無等意義。】
這裏講到了另一類人和獲得利益的情況。這一類人是指隨法而行的人,他是由正理的力量對于佛的善說生起了勝解信,進一步對于“佛的不可思議智慧”也生起了勝解,這就成爲和淨土法門有殊勝善緣的人。
所謂獲得利益,就是指因上會堅信不疑地趣入,果上能得到經上所印定的無等意義。情況就像有眼目的人依靠日光照明就見到了色法,有善緣的人依靠佛語指示,就能勝解極秘密的法義。以生起勝解的緣故,會堅定不疑地趣入。以趣入的緣故,會得到聖教所印定的無與倫比的意義。
所謂“對…
《淨土教言講記(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