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于佛語生信”,比如首先運用正理觀察,確認到佛所宣說的四谛法是真實的解脫道,由此會引發對叁寶至誠的歸依。首先看到所謂的輪回,就是有漏的五蘊刹那刹那不停地相續。這蘊上發生的受只有苦、樂、舍叁種。苦受逼惱人,當然是苦。樂受也是壞苦性,這只是暫時性的幻受,因緣一過去就會消失,而失去時一定陷在憂苦當中。舍受雖然不苦不樂,但因爲八識田中攜帶著煩惱和苦的種子,所以唯一是苦因狀態,一遇相應的因緣就會發起苦苦和壞苦,所以是行苦性。這樣就認識到一切有漏的法都以苦爲自性(就像火坑裏周遍是熱,糞坑唯一臭穢一樣)。
接下來觀察這些苦是怎麼産生的,結果會發現這是出于執著“我”而煩惱、而造業,再以業的力量感召而來。具體能看到從我執這個源頭,在不斷地發起種種見和非見的煩惱,在不斷地造作非福業、福業和不動業。造作一切惑業的根源就是自己把多體、無常的蘊錯認成常、一、自在的“我”。
再觀察流落輪回的“自己”到底是什麼?通過觀察,會清楚地看到只是多體、無常的法,不存在任何常、一、自在的我。以前把五蘊妄執爲“我”,就像在天黑時把花繩看成是蛇那樣。一旦見到只是蘊,沒有我,就不再耽著“我”了,就開始放下我執,不會因爲誇我就高興、罵我就不高興,或者以“我”和別人比高低,生起競爭的煩惱等等。這就像見到“只是繩、沒有蛇”,由蛇執引起的恐懼、逃避等沖動就會停止下來。表示我執一旦消除,各種煩惱的沖動就會止息。
這樣就知道,“我執”是可以消滅的。我執一旦消滅,就不再起煩惱,無論說“我高”、“我低”、“我美”、“我醜”,合我的心、不合我的心……,心裏不會計較、執著,不會再爲了“我”而追求叁有的欲樂、定樂等,造下有漏業。這樣苦的因息滅了,苦的果就不會産生,也就證得了寂滅苦和苦因的涅槃。所以寂靜涅槃是真實有的,證入涅槃的道——無我空慧也是真實有的。
能這樣以正理斷定下來,再比較世間學者,發現沒有人這樣說過,下至絲毫都沒有說過,就會誠信佛是開示解脫道的導師,佛所說的法完全是真理。由此就堅信佛是量士夫、是導師。
有了這個信心,接下來再對“佛的不可思議智慧”生起勝解,就會成爲一心信仰佛、入佛願海的善緣者!以堅固的信心就會直接趣入修持。也就是堅信彌陀世尊有加持衆生速疾解脫、入不退地、畢竟成佛的神力,由此就發願求生佛國,自己會在選擇上決定下來,之後會一心一意地和佛相應。
這就好比具眼者依靠日光的照明,能見到萬物的顔色、形狀。(這裏有兩個因:一是日光的開顯,二是自己具有眼睛。)只是自己有眼睛,沒有日光的照明,這不會見到色法;雖然有日光照明,但自己不具眼睛,也是漆黑一片。既有智慧,又借助佛語的開顯,就能對聖教所說的秘密堅定不疑地信入。這就是極大的慶幸!
這裏“日光”是指佛的聖教,包括第叁轉*輪裏宣說如來藏的甚深經教,特別指淨土叁經等的經教。原因很清楚,我們是凡夫,根本沒有現見不可思議的事,這不可思議的事並不能憑思維、語言了達,所以要聽從徹知徹見的佛對我們的開示。由此能真正信受極秘密的義理而且趣入,這就成爲人上之人了!
因爲這是世間大科學家、大哲學家絲毫想不到的,不依靠佛法的開示,他們對于超出人類情見,乃至于超出上界天人、阿羅漢、一到十地的極秘密境界怎麼能想得出呢?連夢也夢不到的!作爲凡夫,處在念念不停的妄想當中,怎麼能測度虛妄分別消盡的境界呢?就像處在叁維空間中的人,怎麼能了解四維空間裏的事呢?怎麼能以欲界人間的規律和現象,來測度超越世間的如來境界呢?絲毫沒有可能性。所以這個極秘密的衡量之義,比現在科學家所研究的深奧問題還要深奧無數倍!
如果有人能對這些法義真正信入,能遵循聖教的正軌如理奉行,那就一定會得到聖教所斷定的無與倫比的意義!就像一個人毫無懷疑地踏上飛機,瞬間就飛上了高空一樣。
【一切所知中具有無與倫比的功德者就是佛陀出有壞,而獲得佛果的因即是行持無量菩薩行。想要修學菩薩行並救度一切衆生擺脫危難心懷慈悲的人,善加觀察時,了知一切衆生因被粗猛業惑所迫、不具備卓越智慧等而難以通達一切深廣聖道,令他們輕而易舉便可圓滿一切普賢行願的殊勝方便,就是發願往生極樂世界。】
像這樣,一切所知法中具有無等功德的就是佛,能得到佛果的因就是無量菩薩行。想學菩薩行,把一切衆生從輪回衰損中救拔出來,就要善加觀察“以什麼樣的方法來把衆生救出輪回”。這又要看到衆生的現狀:凡夫普遍的狀況是內心被強盛的惑業力所控製,沒有很殊勝的智慧等善根,因此很難實證甚深廣大的道。在這種情況下,能讓他們很容易就圓滿普賢行海的殊勝方便就是發願往生極樂世界。
這是因爲阿彌陀佛在因地發起大願之後,以無量劫來無數菩提行所莊嚴的淨土法門,已經在法界中實現了,本願和智慧不可思議的力量已經成爲事實,極爲奇特的方便已經圓滿,這是十方世界芸芸衆生的慶幸!它給予衆生的是即生解脫、不退成佛的希望,是很容易就能圓滿普賢行海的極便利方法。這就好比過去憑自己弱小的能力沒辦法翺翔虛空的人,由于今天科技提供了極大便利,只要買一張機票就能在空中飛行一樣。
剛才講了,發心利益衆生的菩薩,要仔細觀察:用什麼辦法來把芸芸衆生從叁有的衰損中救度出來。芸芸衆生的狀況如何呢?無始劫來,不斷地串習煩惱和業,就像《入行論》所說:“猶如烏雲暗夜中,刹那閃電極明亮,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暫萌修福意。”衆生不必說證到深廣的聖道,連生起一念善心都不容易!所以日日夜夜都在煩惱堆裏打滾,都在非理的造作中相續。這樣以長劫串習的強大慣性牽製著心,無法自主地陷在非理作意中不停地起惑造業。要他憑自己的力量生起信心、精進、正念、禅定等,或者對四谛、無我、如來藏等生起認知的智慧,確實相當困難!畢竟要有很多很多的因緣集聚,要一個一個上面都沒有違品,才能一個一個地過關。
這樣看起來,衆生要出生死,不借助特異方便的話,確實希望渺茫。這樣要讓一個庸人——只會追求飲食男女之樂、追求現世蠅頭小利、就這麼見識低劣的人,直接地去證到深廣的聖道,就像螞蟻登上高山一樣難!
這時就觀察對于芸芸衆生什麼是最要緊的解脫辦法。阿彌陀佛已經成就了淨土、已經成就了救度衆生的第一方便,這能讓任何衆生,下至于五逆十惡、蜎飛蠕動,都依靠這個法得度。所以人人容易修、修後能迅速圓滿普賢行願的無上方便,就是立願往生極樂世界。確立了目標,一心趣向極樂世界,就會成功。就像各種各樣的鐵屑,一放入磁場都會被磁化一樣,這不是以自己的力量而磁化的。
【其原因是:依靠佛陀的願力和智慧力,僅以信心希求心便能往生極樂世界,往生後無勤而獲得信力等勝妙功德,不會退轉,將圓滿一切普賢行。】
爲什麼說立願求生極樂世界是很容易就能圓滿普賢行海的殊勝方便呢?其原因是依仗佛的本願和智慧神力的加持,就能順利達到下面叁點:第一是僅僅以信願就能往生淨土,由此免除輪回;第二是往生後無勤就獲得信心等的勝妙功德;第叁是在菩提道上永不退轉。以達到這叁點的緣故,就會圓滿一切普賢行海。
正如《往生論注》所說,阿彌陀佛發願:“如果我成佛,十方衆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佛願力的緣故,十念念佛就能往生,一得往生,就免除了叁界輪轉;以無輪轉的緣故,成就迅速。
其次發願:“如果我成佛,國中的人天不住于正定聚,必定至于滅度的話,不取正覺。”以佛願力的緣故,一往生就住在正定聚中(就是決定不退轉的意思)。這樣沒有退轉的障難,就能迅速成就。
又發願:“如果我成佛,他方佛土的諸菩薩衆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乃至“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如此,不取正覺。”以佛願力的緣故,能超出通常從本地升到上一地的修行,現前修習普賢行願。以超出常倫諸地修行的緣故,迅速成道。
總之,有彌陀本願和智慧神力的優厚加持,具信願者容易往生,而且往生後能迅速圓滿一切普賢行。因此,能讓具縛凡夫無困難就圓滿普賢行的殊勝方便就是求生極樂世界。
【佛徹見此理後在《普賢行願品》中說:“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刹,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
如來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需要以普賢廣大願王來趨入。而實現普賢廣大願王,這對普通凡夫來說,是望塵莫及的事!這樣有沒有上天的梯子呢?結果發現:依仗彌陀願海神力加被,由往生極樂世界就能很容易圓滿普賢行願。
由于見到往生有這樣大的義利,因此《普賢行願品》最後導歸極樂淨土說:“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刹。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這樣導歸極樂的原因就是爲了“現前成就此大願”。
所以,這是極爲奇特的方便!無量衆生依靠它,就能迅速得到解脫、入不退地,成滿普賢廣大行願。
【所以,修持此法極爲容易,並且具有重大意義。】
淨土法門總結下來有兩個特點:一是修法非常簡易;二是所修的一切都具極大義利。
所謂的簡易是指以佛本願和智慧的神力,僅僅以信願的力量就能往生。一再講過,佛的智慧神力已經成了事實,這是真實不可思議的力量,只要衆生願意信受、願意仰仗,佛的力量就加被在他的內心上,就起很大作用。所以衆生自己方面要有信、願。信就是深信不疑,願就是迫切希求。
比如對電腦,相信它有強大的功能而且願意使用,就能使用。至于電腦本身的發明、製造,與你無關,這屬于他力。你甚至連加減乘除都不會做,但可以使用電腦。因爲科技給人類提供了極大便利,能讓普通人都能操作使用。
同樣的道理,由于彌陀願海一切都設計完備了,只要對佛的神力深信不疑,而且願意使用,就能得到利益。這樣就給一切衆生帶來了希望。只憑自力修行,逐步地上進、逐步地現證,那是有相當難度的!而現在只要信願持名、持咒等,修簡易的方便,那就全世界的人都能做到!
這樣修到了往生淨土,以後信心等的勝妙功德就能自在獲得,就永遠不退轉菩提道,這樣下去,就會圓滿一切普賢行。這是不可思議的事。往生是凡夫容易做到的!只要對佛有信心,對淨土有往生的切願,以念佛名號等就能往生。而往生之後,由于佛和國土無量功德的加持,能順利地生起信心、智慧、神通、叁摩地、陀羅尼等殊勝功德。這不是自己艱難地緩慢進步,而是依仗佛的神力,讓修道變得簡易而且極具大義。
《淨土教言講記(十)》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