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于佛语生信”,比如首先运用正理观察,确认到佛所宣说的四谛法是真实的解脱道,由此会引发对三宝至诚的归依。首先看到所谓的轮回,就是有漏的五蕴刹那刹那不停地相续。这蕴上发生的受只有苦、乐、舍三种。苦受逼恼人,当然是苦。乐受也是坏苦性,这只是暂时性的幻受,因缘一过去就会消失,而失去时一定陷在忧苦当中。舍受虽然不苦不乐,但因为八识田中携带着烦恼和苦的种子,所以唯一是苦因状态,一遇相应的因缘就会发起苦苦和坏苦,所以是行苦性。这样就认识到一切有漏的法都以苦为自性(就像火坑里周遍是热,粪坑唯一臭秽一样)。
接下来观察这些苦是怎么产生的,结果会发现这是出于执著“我”而烦恼、而造业,再以业的力量感召而来。具体能看到从我执这个源头,在不断地发起种种见和非见的烦恼,在不断地造作非福业、福业和不动业。造作一切惑业的根源就是自己把多体、无常的蕴错认成常、一、自在的“我”。
再观察流落轮回的“自己”到底是什么?通过观察,会清楚地看到只是多体、无常的法,不存在任何常、一、自在的我。以前把五蕴妄执为“我”,就像在天黑时把花绳看成是蛇那样。一旦见到只是蕴,没有我,就不再耽著“我”了,就开始放下我执,不会因为夸我就高兴、骂我就不高兴,或者以“我”和别人比高低,生起竞争的烦恼等等。这就像见到“只是绳、没有蛇”,由蛇执引起的恐惧、逃避等冲动就会停止下来。表示我执一旦消除,各种烦恼的冲动就会止息。
这样就知道,“我执”是可以消灭的。我执一旦消灭,就不再起烦恼,无论说“我高”、“我低”、“我美”、“我丑”,合我的心、不合我的心……,心里不会计较、执著,不会再为了“我”而追求三有的欲乐、定乐等,造下有漏业。这样苦的因息灭了,苦的果就不会产生,也就证得了寂灭苦和苦因的涅槃。所以寂静涅槃是真实有的,证入涅槃的道——无我空慧也是真实有的。
能这样以正理断定下来,再比较世间学者,发现没有人这样说过,下至丝毫都没有说过,就会诚信佛是开示解脱道的导师,佛所说的法完全是真理。由此就坚信佛是量士夫、是导师。
有了这个信心,接下来再对“佛的不可思议智慧”生起胜解,就会成为一心信仰佛、入佛愿海的善缘者!以坚固的信心就会直接趣入修持。也就是坚信弥陀世尊有加持众生速疾解脱、入不退地、毕竟成佛的神力,由此就发愿求生佛国,自己会在选择上决定下来,之后会一心一意地和佛相应。
这就好比具眼者依靠日光的照明,能见到万物的颜色、形状。(这里有两个因:一是日光的开显,二是自己具有眼睛。)只是自己有眼睛,没有日光的照明,这不会见到色法;虽然有日光照明,但自己不具眼睛,也是漆黑一片。既有智慧,又借助佛语的开显,就能对圣教所说的秘密坚定不疑地信入。这就是极大的庆幸!
这里“日光”是指佛的圣教,包括第三转*轮里宣说如来藏的甚深经教,特别指净土三经等的经教。原因很清楚,我们是凡夫,根本没有现见不可思议的事,这不可思议的事并不能凭思维、语言了达,所以要听从彻知彻见的佛对我们的开示。由此能真正信受极秘密的义理而且趣入,这就成为人上之人了!
因为这是世间大科学家、大哲学家丝毫想不到的,不依靠佛法的开示,他们对于超出人类情见,乃至于超出上界天人、阿罗汉、一到十地的极秘密境界怎么能想得出呢?连梦也梦不到的!作为凡夫,处在念念不停的妄想当中,怎么能测度虚妄分别消尽的境界呢?就像处在三维空间中的人,怎么能了解四维空间里的事呢?怎么能以欲界人间的规律和现象,来测度超越世间的如来境界呢?丝毫没有可能性。所以这个极秘密的衡量之义,比现在科学家所研究的深奥问题还要深奥无数倍!
如果有人能对这些法义真正信入,能遵循圣教的正轨如理奉行,那就一定会得到圣教所断定的无与伦比的意义!就像一个人毫无怀疑地踏上飞机,瞬间就飞上了高空一样。
【一切所知中具有无与伦比的功德者就是佛陀出有坏,而获得佛果的因即是行持无量菩萨行。想要修学菩萨行并救度一切众生摆脱危难心怀慈悲的人,善加观察时,了知一切众生因被粗猛业惑所迫、不具备卓越智慧等而难以通达一切深广圣道,令他们轻而易举便可圆满一切普贤行愿的殊胜方便,就是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像这样,一切所知法中具有无等功德的就是佛,能得到佛果的因就是无量菩萨行。想学菩萨行,把一切众生从轮回衰损中救拔出来,就要善加观察“以什么样的方法来把众生救出轮回”。这又要看到众生的现状:凡夫普遍的状况是内心被强盛的惑业力所控制,没有很殊胜的智慧等善根,因此很难实证甚深广大的道。在这种情况下,能让他们很容易就圆满普贤行海的殊胜方便就是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这是因为阿弥陀佛在因地发起大愿之后,以无量劫来无数菩提行所庄严的净土法门,已经在法界中实现了,本愿和智慧不可思议的力量已经成为事实,极为奇特的方便已经圆满,这是十方世界芸芸众生的庆幸!它给予众生的是即生解脱、不退成佛的希望,是很容易就能圆满普贤行海的极便利方法。这就好比过去凭自己弱小的能力没办法翱翔虚空的人,由于今天科技提供了极大便利,只要买一张机票就能在空中飞行一样。
刚才讲了,发心利益众生的菩萨,要仔细观察:用什么办法来把芸芸众生从三有的衰损中救度出来。芸芸众生的状况如何呢?无始劫来,不断地串习烦恼和业,就像《入行论》所说:“犹如乌云暗夜中,刹那闪电极明亮,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暂萌修福意。”众生不必说证到深广的圣道,连生起一念善心都不容易!所以日日夜夜都在烦恼堆里打滚,都在非理的造作中相续。这样以长劫串习的强大惯性牵制着心,无法自主地陷在非理作意中不停地起惑造业。要他凭自己的力量生起信心、精进、正念、禅定等,或者对四谛、无我、如来藏等生起认知的智慧,确实相当困难!毕竟要有很多很多的因缘集聚,要一个一个上面都没有违品,才能一个一个地过关。
这样看起来,众生要出生死,不借助特异方便的话,确实希望渺茫。这样要让一个庸人——只会追求饮食男女之乐、追求现世蝇头小利、就这么见识低劣的人,直接地去证到深广的圣道,就像蚂蚁登上高山一样难!
这时就观察对于芸芸众生什么是最要紧的解脱办法。阿弥陀佛已经成就了净土、已经成就了救度众生的第一方便,这能让任何众生,下至于五逆十恶、蜎飞蠕动,都依靠这个法得度。所以人人容易修、修后能迅速圆满普贤行愿的无上方便,就是立愿往生极乐世界。确立了目标,一心趣向极乐世界,就会成功。就像各种各样的铁屑,一放入磁场都会被磁化一样,这不是以自己的力量而磁化的。
【其原因是:依靠佛陀的愿力和智慧力,仅以信心希求心便能往生极乐世界,往生后无勤而获得信力等胜妙功德,不会退转,将圆满一切普贤行。】
为什么说立愿求生极乐世界是很容易就能圆满普贤行海的殊胜方便呢?其原因是依仗佛的本愿和智慧神力的加持,就能顺利达到下面三点:第一是仅仅以信愿就能往生净土,由此免除轮回;第二是往生后无勤就获得信心等的胜妙功德;第三是在菩提道上永不退转。以达到这三点的缘故,就会圆满一切普贤行海。
正如《往生论注》所说,阿弥陀佛发愿:“如果我成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佛愿力的缘故,十念念佛就能往生,一得往生,就免除了三界轮转;以无轮转的缘故,成就迅速。
其次发愿:“如果我成佛,国中的人天不住于正定聚,必定至于灭度的话,不取正觉。”以佛愿力的缘故,一往生就住在正定聚中(就是决定不退转的意思)。这样没有退转的障难,就能迅速成就。
又发愿:“如果我成佛,他方佛土的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乃至“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如此,不取正觉。”以佛愿力的缘故,能超出通常从本地升到上一地的修行,现前修习普贤行愿。以超出常伦诸地修行的缘故,迅速成道。
总之,有弥陀本愿和智慧神力的优厚加持,具信愿者容易往生,而且往生后能迅速圆满一切普贤行。因此,能让具缚凡夫无困难就圆满普贤行的殊胜方便就是求生极乐世界。
【佛彻见此理后在《普贤行愿品》中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如来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需要以普贤广大愿王来趋入。而实现普贤广大愿王,这对普通凡夫来说,是望尘莫及的事!这样有没有上天的梯子呢?结果发现:依仗弥陀愿海神力加被,由往生极乐世界就能很容易圆满普贤行愿。
由于见到往生有这样大的义利,因此《普贤行愿品》最后导归极乐净土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这样导归极乐的原因就是为了“现前成就此大愿”。
所以,这是极为奇特的方便!无量众生依靠它,就能迅速得到解脱、入不退地,成满普贤广大行愿。
【所以,修持此法极为容易,并且具有重大意义。】
净土法门总结下来有两个特点:一是修法非常简易;二是所修的一切都具极大义利。
所谓的简易是指以佛本愿和智慧的神力,仅仅以信愿的力量就能往生。一再讲过,佛的智慧神力已经成了事实,这是真实不可思议的力量,只要众生愿意信受、愿意仰仗,佛的力量就加被在他的内心上,就起很大作用。所以众生自己方面要有信、愿。信就是深信不疑,愿就是迫切希求。
比如对电脑,相信它有强大的功能而且愿意使用,就能使用。至于电脑本身的发明、制造,与你无关,这属于他力。你甚至连加减乘除都不会做,但可以使用电脑。因为科技给人类提供了极大便利,能让普通人都能操作使用。
同样的道理,由于弥陀愿海一切都设计完备了,只要对佛的神力深信不疑,而且愿意使用,就能得到利益。这样就给一切众生带来了希望。只凭自力修行,逐步地上进、逐步地现证,那是有相当难度的!而现在只要信愿持名、持咒等,修简易的方便,那就全世界的人都能做到!
这样修到了往生净土,以后信心等的胜妙功德就能自在获得,就永远不退转菩提道,这样下去,就会圆满一切普贤行。这是不可思议的事。往生是凡夫容易做到的!只要对佛有信心,对净土有往生的切愿,以念佛名号等就能往生。而往生之后,由于佛和国土无量功德的加持,能顺利地生起信心、智慧、神通、三摩地、陀罗尼等殊胜功德。这不是自己艰难地缓慢进步,而是依仗佛的神力,让修道变得简易而且极具大义。
《净土教言讲记(十)》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