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能看出物體的色彩及形狀而形成心念,如圓形的石頭、尖形的山峰等,或者聞到諸如肉的香味、腐屍臭味,甚至胡思亂想所生的心念,例如兔角,都是因爲我們過去名色中有記憶所致。所有我們心中所生的各種心念都是由心的功用,加上所取的過去「資料」,二者和合才會形成。人類所用的資料來源很多,包括:
(1)大腦皮質中的記憶。
(2)想蘊中的記憶。
(3)八識身的「名色」記憶。
(4)第八識的識種子。
人類的各種識(即八個識)都會取用相關的「資料」。這些資料之中,大腦皮質記憶這一生中的各種事,人死之時大腦皮質敗壞不能用,其記憶移到八識身的「名色」之中。「想蘊」是「名色」的一部份,記錄衆生在人界的記憶,也就是做人時的記憶,包括過去多生爲黑人、白人、美國人等的記憶。「名色」是衆生出生在六道時的各種記憶,例如過去生爲貓、狗、天神……等,都記憶在其中,而第八識種子是所有未成佛之前的各種記憶,只是它不是名相,而是微細心念的記憶。
當人與塵境接觸而形成心念或各種思想時,我們采取的資料,大多是來自大腦皮質,其次是來自想蘊,而名色與第八識種子屬深層潛意識,此二者較少出現,對心念或思想的影響也比較小。
(二)大腦皮質的記憶對修行人的重要性:上勝心念與思惟
修行人最重要的課題是面對境界時所起的心念,若起淨念、善念、不執著念或慈悲念則上勝,若起染念、惡念、貪著念等則爲下劣之念。起念之後所衍生的各種思想也有上勝與下劣的不同(這些就是十二因緣中「觸→受→愛」的問題),這些所生心念乃至思想的好壞、上勝或下劣,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就是大腦皮質的記憶。
若大腦皮質記憶好的居多數,則所生心念或思想大多是善好之念,反之則大多是下劣之心念與思惟。若上勝心念或思惟時常出生,則立刻又儲存在大腦皮質之中,如此上勝之念不斷增加,反之則下劣之念會不斷增加,心的狀況就會雪上加霜。因此,大腦皮質中上勝或善的記憶對修行人很重要。善念記憶多,則由善念産生善的身、口、意叁業,對修行人是增益、是有好處,反之則是壞處,容易造惡業。
(叁)過去多生名色與第八識種子都會影響大腦皮質記憶
一個人無始以來所作善惡業都會記憶在八識身的「名色」中或第八識種子中,這些記憶在今生有機緣時會現出來,由此被記在大腦皮質中,若數量太多,則也會成爲此生善惡心念的重要影響因素,但這部份衆生無力可管控,只有誠心求佛相助,而自己也要行善積福,福報愈大,此問題就較有機會解決。
(四)「惡念未生令不生,已生令斷滅。善念不生令生,已生令增長。」是改善大腦皮質的有效方法
釋尊在《阿含經》中的開示:「惡念未生令不生,已生令斷滅。善念不生令生,已生令增長。」這是改善大腦皮質記憶的有效方法。我們要以定力、意志力由第六識取用大腦皮質中好的記憶,使生出善念並增長善念,使上勝之念不斷在大腦皮質中增加,如由一燈引燃多燈,不斷增加光明。
至于所生的惡念則要迅速以意志力使其停止,以免增加大腦皮質中的下劣記憶。這種改善大腦皮質記憶,使轉下劣爲上勝,對修行很有用,例如貪錢的人就可在定中或心念較專一時起念:「金錢如毒蛇」或「金錢不可貪」,久之,此心念在大腦皮質中的數目增加,則心念中常會出現不貪錢,則貪錢之心念就相對減少,由此造惡業的機會也就少了。
又例如貪淫的人可起念:「淫樂易染著、叁界難出」。又例如貪情的人可起念:「貪情不斷、眷屬難離」。諸如此類,個人可依自己特殊問題,做出一個改善大腦皮質記憶的句子,並常觀照起念。
五、結論
由因果、情緣、業障及日常生活的各種情緒,這些産生的心念都會記憶在大腦皮質之中,形成此生不會消失的記憶,自己第六識常會取出它,冤親債主也會利用它,如此都會形成我們修行上的障礙,因此,修行人對所生惡念的克製很重要(尤其針對某特定對象),惡念不論來自因果或業障都要迅速克製,也要常采用一些改善心念的「語句」,並且時常由定中起觀照或念誦,如此以增加大腦皮質中善念的數量,以期轉惡念爲善念。
《大腦皮質記憶對修行的影響》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