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見著二法、愛見二行。愛與見之並稱。即對事、對理所起之煩惱。分別言之,愛系屬情意上之煩惱,由于執著事事物物,故易障道。見則指執著于錯誤之理論導致謬見,並妨礙悟道,爲理知上之煩惱。[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五、維摩經疏庵羅記卷叁十]
(術語)執著于人而起愛也。維摩經問疾品曰:“于諸衆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舍離。”什注曰:“見有衆生,心生愛著,因此生悲,名爲愛見大悲。”又,愛與見二種之煩惱也。迷事之惑名愛,迷理之惑名見。如貪欲嗔恚等爲迷事之惑。我見邪見等爲迷理之惑。楞嚴經六曰:“令諸衆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智度論七曰:“煩惱有二種:一屬愛,二屬見。”同二十一曰:“衆生有二分行,愛行見行。”
1.貪愛的見解。2.愛與見的二種煩惱,愛是指思惑,見是指見惑。智度論說:“煩惱有二種,一屬愛,二屬見”。 - 陳義孝編
隨順貪欲,是謂之愛。分別執著,是謂之見。即眼耳鼻舌身五根,對色聲香味觸五塵,貪愛染著爲愛。意根對于法塵,非理籌度,起諸邪見,如計斷計常,執有執無等爲見。大概愛由任運而起,見由分別而起。又貪著五欲爲愛,執著所見爲見。又迷于事爲愛,如貪欲嗔恚等。迷于理爲見,如有無斷常等。若窮究衆生之所以緣起,不出此愛著見取二事。 - 明·楊卓
(1)貪愛的見解。
(2)愛與見的二種煩惱。愛是指思惑,見是指見惑。智度論說:“煩惱有二種,一屬愛,二屬見”。
- 梵心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