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禅林用語。以白雲之自在去來轉喻人之了無執著與自由無礙;又一般喻指隱者。景德傳燈錄卷十四(大五一·叁○九下):“道悟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不得不知。”悟曰:“向上更有轉處也無?”師曰:“長空不礙白雲飛。””
(二)(1025~1072)宋代僧。即舒州白雲山守端禅師,爲楊岐方會禅師之法嗣,五祖法演之師。[續傳燈錄卷十叁](參閱“守端”2390)
(叁)(?~1121)宋代僧。即白雲宗之祖清覺,號白雲,世稱白雲和尚。(參閱“清覺”4677)
(四)(1915~ )祖籍北平,寄籍河南益陽。法號夢殊。夙秉善根,七歲投禮洞庭高僧虛因門下,二十一歲于漢陽歸元寺受具足戒。二十四歲出任浮丘山雷音寺住持,二十八歲受聘爲天嶽山梵音寺方丈。民國叁十七年(1948)來臺,先後于高雄、臺南、北投靜修。六十年住持彰化大城古嚴寺,翌年創辦“佛印”雜志,六十二年任臺南關廟菩提寺住持,七十一年創辦千佛山女子佛學院。著有禅的學術思想、禅的智慧、禅論微言等書。
(六)日本曹洞宗僧。姓安谷。法名白雲。爲原田大雲之大弟子。(參閱“安谷白雲”2397)
(人名)宋舒州白雲山守端禅師爲楊岐會之法嗣,五祖演之師也。見續傳燈錄十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