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畢陵伽婆蹉?畢陵伽婆蹉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翻譯名義集中都找到了“什麼是畢陵伽婆蹉”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畢陵伽婆蹉”的解釋

  梵名Pilinda  -vatsa  ,巴利名Pilinda-vaccha  之音譯。又作畢陵伽筏蹉、畢鄰陀婆蹉、畢蘭陀筏蹉、比利陀婆遮、畢那縛蹉。略稱畢陵伽、畢陵。又梵漢文並舉,稱爲畢鄰陀子。  意譯余習、惡口。依巴利文  Paramattha-di^pani^(小部諸經之注釋書)載,畢陵爲舍衛城之婆羅門種,初學隱身咒,得名聲,後遇佛,失其咒力,遂出家爲佛弟子。增一阿含經卷叁弟子品謂其言語粗犷,不避尊貴。大智度論卷二載,畢陵曾渡恒河乞食,因罵恒河神,神至佛所告此事,佛使畢陵向恒河神忏謝。並謂其因五百世以來生婆羅門家,常自驕貴,輕賤余人,故爲本來所習之口言而已。蓋“余習”又有“惡口”之稱,系基于此。又師亦擅長神通,有部毗奈耶卷五載師曾以神通力救助其被劫奪之甥。有部毗奈耶藥事卷一,謂其身患諸疾。[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九、法華玄贊卷一]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畢陵伽婆蹉”的解釋

  (人名)又作畢蘭陀筏蹉Pilinda-vatsa,比丘名。譯曰余習。以有高慢之余習故也。法華文句二曰:“畢陵伽婆蹉,此翻余習。五百世爲婆羅門,余氣猶高。”法華玄贊一曰:“畢蘭陀筏蹉,此雲余習,言畢陵伽婆蹉,訛也。五百世中爲婆羅門,惡性粗言,今雖得果,余習猶在。如罵恒河神,故名余習。”

【翻譯名義集】對“什麼是畢陵伽婆蹉”的解釋

  此雲余習。五百世爲婆羅門,余氣猶高,過恒水叱小婢駐流,非彼實心,蓋習氣也。或名畢蔺(呂進切)陀筏蹉。此雲余習,五百生惡性粗言,今得余習。 - 宋·普潤法雲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畢陵伽婆蹉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