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教義之宣布、儀式、行事之內容等皆相同者,即同屬一宗派,如寺院、教會或其他宗教團體。又作宗門、宗旨。佛世時,佛教僧尼團體本稱僧伽(梵sam!gha ),爲當時唯一之教團,然于佛陀入滅後數百年之間則産生十八至二十個部派;至大乘佛教,因學說分歧,又有中觀派、瑜伽派之形成。
中國佛教産生學派之初,僧人未必屬于一定之僧團。直至各種教義紛紛確立,祖師之傳承逐漸受重視,宗派之名稱,遂成爲該一僧團之代表。
中國佛教宗派之産生,約于隋唐時代,有十叁宗之說。所謂十叁宗,即:毗昙、成實、律、叁論、涅槃、地論、攝論、淨土、禅、天臺、華嚴、法相、密宗等。禅宗有五家七宗之說,五家即:臨濟、沩仰、曹洞、雲 門、 法眼等南宗禅流派。七宗即五家中之臨濟宗又分出楊岐派、黃龍派。
日本之宗派衆多,如:(一)南都六宗,即叁論、法相、華嚴、俱舍、成實、律宗等;(二)八宗,于上述之六宗再加天臺、真言二宗;(叁)八家九宗,于上述八宗再加禅宗;(四)十宗,于上述九宗再加淨土宗,(五)十二宗,于上述十宗再加淨土真宗、日蓮宗;(六)十叁宗五十六派,西元一九四○年頃日本佛教之宗派,于十二宗中除去叁論、成實、俱舍,禅宗則分出臨濟宗、曹洞宗、黃檗宗,再加上融通念佛宗、時宗。一九四五年以後,日本新增之宗派更是不可勝計。
(術語)大聖出世,說大小半滿之諸教,攝化一切機緣。滅後賢聖各依教分宗以化益有緣。今列舉滅後叁國之諸宗如下。
宗教的支派。 - 陳義孝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