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波羅提木叉?波羅提木叉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阿含辭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波羅提木叉”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波羅提木叉”的解釋

梵語pra^timoks!a或pratimoks!a,巴利語pa^timokkha  或  pa^t!imokkha。指七衆防止身口七支等過,遠離諸煩惱惑業而得解脫所受持之戒律。又作波羅提毗木叉、般羅底木叉、缽喇底木叉。意譯爲隨順解脫、處處解脫、別別解脫、別解脫、最勝、無等學。此戒以防護諸根,增長善法,乃諸善法中之最初門(梵pramukha  ,巴pamukha  )者,故稱波羅提木叉。若持戒則能遠離惑業之系縛,得無漏清淨智,系世間諸學中之最上者,故有無等學之譽,如善見律毗婆沙卷七(大二四·七一九上):“于諸光明,日光爲王;于諸山中,須彌爲最;一切世間學,波羅提木叉爲最;(中略)佛以無等學而製。”又戒律能隨順有爲、無爲二種解脫之果,故亦稱隨順解脫。

  此戒包括波羅夷、僧殘、不定、舍墮、單墮、波羅提提舍尼、衆學、滅诤法等八種。此外,戒本即收集諸戒法之條目而成,系比丘于半月布薩日忏悔所用,若犯戒者,則于此日由上座比丘誦戒條,複于僧衆前發露忏悔。[大般涅槃經卷下、毗婆屍佛經卷下、梵網經卷下、五分律卷十八、善見律毗婆沙卷十八](參閱“別解脫律儀”2806)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波羅提木叉”的解釋

  (術語)Pratimok&sdotblw;a,又作婆羅提木叉,缽喇底木叉。戒律叁名之一。譯曰別解脫,又曰處處解脫。七衆所受之戒律,各就解脫身口七支之惡之義而簡別爲定共戒道共戒,稱之曰別解脫戒。又翻曰隨順解脫。以戒律隨順有爲無爲二種解脫之果故也。行事鈔中之一曰:“波羅提木叉此雲處處解脫。”戒本疏一上曰:“波羅提木叉,此翻別解脫也。”大乘義章一曰:“木叉者此名解脫。(中略)戒行名爲解脫,有其兩義:一者戒行能免業非,故名解脫。二能得彼解脫之果,故名解脫。”義林章叁末曰:“別別防非名之爲別,能防所防皆得別稱。戒即解脫,解脫惡故。”華嚴探玄記叁曰:“波羅提木叉,此雲別解脫。此就因得名,然有二義:一揀異定道(定共戒與道共戒),名之爲別。二叁業七支各各防非,故名爲別,亦翻爲隨順解脫。此據果立名。隨順有爲無爲二種解脫故。”希麟音義八曰:“缽喇底木叉,舊雲波羅提木叉,此雲別解脫。即七衆別解脫律儀也。”巴P&amacron;timukha,列記戒律項目之書也,普通呼爲戒本。布薩之日,于僧衆現前,讀此各條,令比丘忏悔犯非也。

【阿含辭典】對“什麼是波羅提木叉”的解釋

爲音譯,義譯爲「最基本的善」,引申爲「解脫、別別解脫」,即佛陀所製訂之一條條(別別)學處(戒條)的編纂(所以也稱爲「波羅提木叉經」,另作「戒經」),持之而能導向解脫者。 - 莊春江居士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波羅提木叉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