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十七地?十七地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佛學常見辭彙、法相辭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十七地”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十七地”的解釋

  即十七種境界。在修瑜伽行之際,依行者之行共有十七種境界。即:(一)  五識身相應地,(二)意地,(叁)有尋有伺地,(四)無尋唯伺地,(五)無尋無伺地,(六)叁摩呬多地,(七)非叁摩呬多地,(八)有心地,(九)無心地,(十)聞所成地,(十一)思所成地,(十二)修所成地,(十叁)聲聞地,(十四)獨覺地,(十五)菩薩地,(十六)有余依地,(十七)無余依地。此中,初九地系屬叁乘境,觀此境能起以下六地之行,再依此行得證以下二地之果,以此表示境行果之順序。此說見于瑜伽師地論卷一至卷五十。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十七地”的解釋

  (名數)瑜伽論一部所明之法門,有十七種,是爲瑜伽論所觀之境,故雲十七地。一、五識身相應地,二、意地,叁、有尋有伺地,四、無尋有伺地,五、無尋無伺地,六、叁摩呬多地,七、非呬叁摩多地,八、有心地,九、無心地,十、聞所成地,十一、思所成地,十二、修所成地,十叁、聲聞地,十四、獨覺地,十五、菩薩地,十六、有余依地,十七、無余依地也。

【佛學常見辭彙】對“什麼是十七地”的解釋

  瑜伽師地論所說的十七種法門,即五識身相應地、意地、有尋有伺地、無尋有伺地、無尋無伺地、叁摩呬多地、非呬叁摩多、有心地、無心地、聞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有余依地、無余依地。 - 陳義孝編

【法相辭典】對“什麼是十七地”的解釋

如瑜伽師地論中說。 - 朱芾煌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十七地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