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不定地法?不定地法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不定地法”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不定地法”的解釋

  梵語aniyata-bhu^mika  dharma。爲俱舍家所立六位心所之一。共有尋、伺、睡眠、惡作、貪、嗔、慢、疑等八種。此等心所不入其他五地(大地法、大善地法、大煩惱地法、大不善地法、小煩惱地法),爲特別之法,即不同于其他五種心所之具有決定性;既不遍于一切心或染心,亦未有或善或惡之決定性,其相應之界地等不定,故稱不定地法。其中,尋、伺等前四心所爲隨煩惱,貪等後四心所爲根本煩惱所攝。然大乘唯識家則以前四者爲不定,後四者爲煩惱所攝。[俱舍論卷四、瑜伽師地論卷五十八、成唯識論卷六](參閱“五位七十五法”1089)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不定地法”的解釋

  (術語)心所六品之一。其性質非善非惡廣通善惡無記叁性,亦如彼大地法一切之心,未必隨伴而起。尋,伺,睡眠,惡作,貪,嗔,慢,疑之八者屬之。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不定地法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