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不覺?不覺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佛學次第統編中都找到了“什麼是不覺”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不覺”的解釋

  (一)“覺”之對稱。不具了然萬有真相之智明。亦即不覺無明之意。大乘起信論中將阿賴耶識分爲覺與不覺二義。不覺又可分爲根本不覺、枝末不覺二種;前者爲迷真之無明,全然無知于真如之法之平等一味;後者則爲執妄之無明,系由根本不覺所生起,繼而産生業相、轉相等叁細、六粗之相。故知自根本不覺生起枝末不覺,而依枝末不覺起造惑業,受生死流轉之苦。(參閱“覺”6792)

  (二)始覺四位之一。十信外凡之人信善惡因果之理,覺知前念之起惡,不起後念之惡業,有一分覺之義,而未覺知煩惱,故稱不覺。即雖覺知業果之理,然未起斷惑之智,故有此名。乃覺心之滅相。[大乘起信論、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中](參閱“始覺”3140)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不覺”的解釋

  (術語)一切衆生,自己心性之平等覺悟,名曰不覺。一切之凡夫地是也。爲不覺故造業,受生死之果也。起信論曰:“所言不覺義者,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

【佛學次第統編】對“什麼是不覺”的解釋

  所言不覺義者,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念無自相,不離本覺,猶如迷人。依方故迷,若離于方,則無有迷。衆生亦爾,依覺故迷,若離覺性,則無不覺。以有不覺妄想心故,能知名義,爲說真覺,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 - 明·楊卓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不覺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