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布施離五種法?布施離五種法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叁藏法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布施離五種法”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布施離五種法”的解釋

  據優婆塞戒經卷五載,菩薩行慧施時,應遠離下列五種法,即:(一)不選有德無德,謂菩薩行慧施時,平等普濟,不擇冤親。于有德之人生愛敬心,于無德之人起憐愍心。(二)不說善惡,謂菩薩行慧施時,以平等之慈心,于善者與不善者,各隨所願,普皆饒益。(叁)不擇種姓,謂菩薩行慧施時,無分種姓、貴賤,凡有所需,普皆施與。(四)不輕求者,謂菩薩行慧施時,見來乞者,生起殷重不輕之心而與所需,以濟其乏。(五)不惡口罵,謂菩薩行慧施時,于求索者皆不出醜惡之語以毀辱之。

【叁藏法數】對“什麼是布施離五種法”的解釋

  [出優波塞戒經]  一不選有德無德謂菩薩行慧施時。平等普濟。不擇冤親。于有德人。生愛敬心。于無德人。起憐愍心。是名不選有德無德。二不說善惡謂菩薩行慧施時。以平等慈。于善不善。各隨所願。普皆饒益。是名不說善惡。叁不擇種姓謂菩薩行慧施時。無分種姓貴賤。凡有所需。普皆施與。是名不擇種姓。四不輕求謂菩薩行慧施時。見來乞者。起殷重心而給所須以濟其乏。是名不輕求。五不惡口罵謂菩薩行慧施時。凡有求索者。不出醜惡之語而毀辱之。是名不惡口罵。 - 明·一如等 撰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布施離五種法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