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依諸經之說而忏悔罪過之儀則。又作忏儀。依准此類儀則而修之,稱爲修忏。蓋忏悔原是將自己生活上所犯之過失,于一特定日在僧團衆僧前告白,表忏悔之意。後漸包含人類精神整體之六根忏悔,與身、口、意之叁業忏悔兩類。
忏法之類別,據道宣之四分律羯磨疏卷一,有製教忏與化教忏二種。製教忏又分爲衆法忏、對首忏、心念忏等叁種。另據智顗之摩诃止觀卷二上、金光明文句卷叁載,忏悔分爲事忏與理忏兩種;又作法忏悔、取相忏悔、無生忏悔等叁種,稱爲叁種忏法,前二者屬于事忏,後者屬于理忏。此外,于佛前舉行忏悔儀式前,須先行禮贊,稱爲禮忏儀;忏悔後再行發願回向,稱爲忏願儀,至此即完成忏悔儀式。
我國佛教中之忏法,起源于晉代,漸盛于南北朝。自南朝梁代以來,采用大乘經典中忏悔與禮贊內容而成之忏法,以種種形式流行,從而産生許多禮贊文及忏悔文。據廣弘明集卷二十八悔罪篇之記載,計有梁簡文帝之涅槃忏啓、六根忏文、悔高慢文,沈約之忏悔文,梁武帝之慈悲道場忏(俗稱梁皇寶忏)、金剛般若忏文、摩诃般若忏文、陳江總文之群臣請陳武帝忏文、陳宣帝之勝天王般若忏文、陳文帝之妙法蓮華經忏文、金光明忏文、大通方廣忏文、虛空藏菩薩忏文、方等陀羅尼齋忏文、藥師齋忏文、沙羅齋忏文、無礙舍身會忏文等。
諸忏法所依據之經典,有涅槃經、般若經、法華經、金光明經等之不同,所供奉之本尊亦隨之而異。其後複有根據圓覺經、藥師經、地藏經等而修之忏儀,又有咒術色彩濃厚之水忏法,及與星宿有關之熾盛光法。此外,雜有道教思想之占察忏法、塔忏法等亦漸興盛。
隋、唐之間,佛教宗派漸起,各派依所宗經典撰成種種忏悔行法,如天臺宗大師智顗撰法華叁昧忏儀、請觀世音忏法、金光明忏法、方等忏法、方等叁昧行法;叁階教有信行撰七階佛名;淨土宗有善導撰淨土法事贊、法照撰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贊;華嚴宗有宗密撰圓覺經道場修證儀、一行撰華嚴忏法;密宗有不空譯佛說叁十五佛名禮忏文。此外,知玄抄錄宗密之圓覺經道場修證儀,述作慈悲水忏法,至今猶流行;智升更集成“集諸經禮忏儀”,爲各種忏法儀則最早之綜合刊本。
宋代爲忏法之全盛時代,當時天臺巨匠四明知禮、慈雲遵式、東湖志磐等,皆繼承智顗之遺法,認爲禮忏乃修習止觀之重要行法,故專務忏儀。其中,知禮嘗修法華忏法、光明忏法、彌陀忏法、請觀音忏法、大悲忏法等數十遍不等,著有金光明最勝忏儀、大悲忏儀、修忏要旨;遵式又稱慈雲忏主,撰有金光明忏法補助儀;志磐撰水陸道場儀軌,盛行于世。又元照撰有蘭盆獻供儀,亦爲忏法之一。
金代之王子成彙集淨土因緣,編成禮念彌陀道場忏法,略稱彌陀忏法,重刊于元代至順叁年(1332),遂廣行于世。明太祖屢建法會于南京蔣山,超度元代末年死于戰亂之亡靈。其後忏法廣爲流行,舉行忏法儀式遂成爲僧侶重要行事之一。至明代末年,雲棲袾宏廣作忏法,重訂水陸道場儀軌,修訂瑜伽集要施食壇儀,並撰施食補注(即近代流行之“水陸”與“焰口”)。影響所及,又有許多忏法出現,如受登撰准提叁昧行法、藥師叁昧行法,智旭撰占察善惡業報經行法、贊禮地藏菩薩忏願儀(即地藏忏法),禅修撰依楞嚴究竟事忏(略稱楞嚴忏法),如惺撰得遇龍華修證儀(略稱龍華忏儀)。至清代,夏道人編集准提焚修悉地忏悔玄文(略稱准提忏法),又有撰者不詳之消災延壽藥師忏法、慈悲地藏菩薩忏法,及繼僧撰舍利忏法,弘贊編集供諸天科儀,建基所輯錄之金剛經科儀寶卷,智證輯錄之水忏法隨聞錄,西宗集注之水忏法科注等。
近世通行之忏法有梁皇寶忏、水忏、大悲忏、藥師忏、淨土忏、地藏忏等。茲略述之:(一)梁皇寶忏,後世于滅罪、消災、濟度亡靈時,常延僧虔修此忏,爲我國流傳最久之忏法。(二)水忏,又稱慈悲叁昧水忏,唐代悟達國師知玄以叁昧水洗瘡而濯除累世冤業,爲此忏法之典故。知玄依宗密所撰圓覺經道場修證儀,輯成慈悲水忏法,令衆生依此忏法至誠忏罪,以消釋宿世冤業。(叁)大悲忏,又稱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系根據大悲咒而作之忏法,爲現今一般流行最廣之忏法。(四)藥師忏,又稱藥師叁昧行法,爲根據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而作之忏法;凡消災延壽之法事,多禮拜此忏。(五)淨土忏,又稱往生淨土忏願儀,系采用大無量壽經及稱贊淨土經等諸大乘經典而立之忏法,此忏法隨淨土信仰之流行而廣行于民間。(六)地藏忏,又稱慈悲地藏忏法,爲較晚出之忏法;凡報親恩或祈父母冥福之法事,多禮拜此忏。此外,另有金剛忏、八十八佛洪名寶忏、千佛洪名寶忏等,亦爲一般常行之忏法。
在日本,古時所行之忏法稱爲悔過,有藥師悔過、吉祥悔過、阿彌陀悔過等多種。平安朝後,盛行法華忏法、阿彌陀忏法、佛名忏法、舍利忏法等,其中以法華忏法最爲普遍。[釋氏通鑒卷五、佛祖統紀卷八、卷十、卷二十五、佛祖曆代通載卷二十七、續高僧傳卷十一、卷十七、弘贊法華傳卷叁、卷六、卷七、釋氏稽古略卷二](參閱“忏悔”6772)
(術語)謂禮忏之儀製也。釋氏通鑒謂梁武帝爲妃郗氏閱大藏,製慈悲道場忏法。
拜忏的儀製,有慈悲忏法、水忏法、觀音忏法、阿彌陀忏法、圓通忏法、法華忏法、方等忏法、金光明忏法、吉祥忏法等等。 - 陳義孝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