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煩惱之異稱。因煩惱能染汙心,猶如塵垢之使身心勞憊。[中阿含卷十九迦絺那經、圓覺經疏鈔卷一]
(術語)煩惱之異名。貪嗔等之煩惱,坌穢真性,勞亂身心,謂爲塵勞。維摩慧遠疏曰:“煩惱坌汙,名之爲塵。彼能勞亂,說以爲勞。”長水楞嚴疏一上曰:“染汙故名塵,擾惱故名勞。”止觀一曰:“塵勞即是菩提。”
心勞塵境,是煩惱的別名。 - 陳義孝編
佛教徒謂世俗事務的煩惱,稱作塵勞。如《無量壽經》卷上:“散諸塵勞,壞諸欲塹。”因煩惱能染汙心性,猶如塵垢之使身心勞累。如清·龔自珍《發大心文》:“有境相應行心,有非境不相應行心;若廣分別言,則有八萬四千塵勞,皆起一心。”後多指事務勞累或旅途勞累。如宋·秦觀《滿庭芳》詞之二:“飲罷不防醉臥,塵勞事,有誰聽。”又如郭沬若《<屈原>與<厘雅王>》:“他是和你一樣從香港回來的,在極端的危險之後,塵勞未定,便委屈他來擔任了這一次的苦役。”(文賢)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