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集論六卷六頁雲:苦相者:或叁,或八,或六。廣如前說。何故經說若無常者卽是苦耶?由叁分無常爲緣,苦相可了知故。謂生分無常,滅分無常,俱分無常。生分無常爲緣故,苦苦性可了知。生分無常者:謂本無今有,苦品諸行,體是逼迫。由此無常爲緣,苦苦性可了知。滅分無常爲緣,壞苦性可了知。滅分無常者:謂已有還無,樂品諸行,不可愛樂。由此無常爲緣;壞苦性可了知。俱分無常爲緣,行苦性可了知。俱分無常者:謂粗重諸行,相續流轉,若生若滅,俱不可樂。由此俱分無常爲緣,行苦性可了知。卽依此義,薄伽梵說:諸行無常,諸行變壞。又依此義,言諸所有受,我說皆苦。當知此中,于不苦不樂受,及樂受,密意故說。苦苦受苦性,世間共了故,不複密意說。又于生滅二法所隨諸行中,有生等八苦性,可了知,故佛說言:若無常者,卽是苦。又于無常諸行中,有生等苦可了者;如來依此,密意說言:由無常故苦。非一切行。若不爾;聖道無常故,亦應是苦。 - 朱芾煌
苦相者,謂內外身心二苦,此二苦成一切諸苦相,有叁苦、八苦等之苦。
一、叁苦 叁苦者,謂苦苦、壞苦、行苦。
一、苦苦 疾病饑餓等之苦惱,生心身之苦惱,謂從彼苦緣,逼而生惱,故名苦苦。如刀杖等緣,能生內惱,說之爲苦。從苦生苦,故曰苦苦。有情之心身,本來是苦,更加刀杖等之苦,故名苦苦。
二、壞苦 自己愛著者,感破壞時之苦惱,故名壞苦。即身中四大,互相侵,互相壞,曰壞苦。又樂想壞而生苦想,曰壞苦。
叁、行苦 受世之無常轉變之苦惱,謂之行苦。行者遷流之義,一切有爲法,遷流于叁世,刹那而無常住安穩,故曰行苦也。
二、八苦 八苦者,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盛苦也。
一、生苦 生者衆苦依止,故苦。
二、老苦 老者能令變壞,故苦。
叁、病苦 病者能逼身,故苦。
四、死苦 死者能滅諸根,故苦。
五、怨憎會苦 怨憎會者,非愛共會,故苦。
六、愛別離苦 愛別離者,可愛相違,故苦。
七、求不得苦 求不得者,希望不遂,故苦。
八、五陰盛苦 五陰盛者,衆苦集聚,故苦。 - 明·楊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