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大乘十喻?大乘十喻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叁藏法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大乘十喻”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大乘十喻”的解釋

  諸大乘經典每以幻、炎、水中月、虛空、響、犍闼婆城、夢、影、鏡中像、化等十種譬喻,襯托出“空”之道理,以助學人成就空觀。(一)如幻,譬如幻師,幻作種種諸物及男女等相,體雖無實,然有幻色可見;一切諸法亦複如是,無明幻作,悉心不了,妄執爲實,修空觀者,于諸幻法,心無所著,皆悉空寂,故說如幻。(二)如炎,無智之人初見陽焰,妄以爲水;諸煩惱法亦複如是,無智不了,于結使中妄計我相,智者了知虛诳不實,皆是妄想,故說如炎。(叁)如水中月,月在虛空,影現于水,諸愚小兒見水中月,歡喜欲取,智人見之則笑;比喻無智之人于五陰中妄起我、我所見,執爲實有,于苦法中而生歡喜,得道智人愍之而笑,故說如水中月。(四)如虛空,虛空但有其名,而無實體,愚人不了,執之爲實;一切諸法亦複如是,空無所有,無智之人于虛妄中計爲實有,起彼我執,修空觀者,了一切法皆無所有,故說如虛空。(五)如響,深山幽谷及空舍中,若語聲、擊物聲,隨聲相應而有響生,愚人不了,以爲實有;一切音聲語言亦複如是,有智之人了知語音無實,心不生著,故說如響。(六)如犍闼婆城,犍闼婆(乾闼婆),意爲香陰。日初出時,見城門樓橹宮殿,行人出入,日高漸滅,但可眼見,而無實有;一切諸法亦複如是,智者能了知諸法悉皆虛假,不生執著,故說如犍闼婆城。(七)如夢,夢中本無實事,妄執爲實,覺還自笑;一切諸法亦複如是,一切結使煩惱皆是虛妄,愚人不了,執之爲實,若得道覺悟,乃知虛妄,亦複自笑,故說如夢。(八)如影,影但可見而不可捉;一切諸法亦複如是,如眼耳等諸根,雖有見聞覺知,求其實體,了不可得,故說如影。(九)如鏡中像,鏡中之像,非鏡作、非面作、非鏡面和合而作,亦非無因緣作,雖非實有,然亦可見,愚者不了,執之爲實,而生分別;一切諸法亦複如是,從因緣生,無有實體,但有名字,而起分別,诳惑凡夫生諸煩惱,智者雖複見聞,了知無實,故說如鏡中像。(十)如化,諸天仙得神通者變化諸物,雖有男女等相,而無生老病死苦樂之實;一切諸法亦複如是,無有生滅,如化而成,亦無有實,如人之生,但從先世之因,而有今世之身,悉皆虛假,故說如化。[法界次第初門卷下之上](參閱“十喻”470)

【叁藏法數】對“什麼是大乘十喻”的解釋

  [出法界次第]  一如幻喻謂如幻師。幻作種種諸物及男女等相。體雖無寶。然有幻色可見。一切諸法。亦複如是。無明幻作。迷心不了。妄執爲實。修空觀者。于諸幻法。心無所著。皆悉空寂。故說如幻。(空觀者。謂觀一切法皆空也。)二如焰喻謂無智之人。初見陽焰。妄以爲水。諸煩惱法。亦複如是。無智不了。于結使中妄計我相。智者了知虛诳不實。皆是妄想。故說如焰。(結使者。即煩惱也。謂因煩惱纏縛。驅使衆生入于生死也。)叁如水中月喻月在虛空。影現于水。諸愚小兒。見水中月。歡 - 明·一如等 撰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大乘十喻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