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Maha^ya^na -su^tra^lam!ka^ra 。凡十叁卷。無著造,唐代波羅頗蜜多羅譯。今收于大正藏第叁十一冊。內容解說菩薩發心、修行以及應修習之各種法門。又稱大乘莊嚴論、大莊嚴論、莊嚴經論、莊嚴論。乃瑜伽十支論之一。全書共分二十四品。現存之梵本系法國學者萊維(S. Le/vi)于一八九八年發現于尼泊爾者。西藏譯本將全書分爲“頌”、“釋”兩部分。梵本及西藏譯本皆僅有二十一品。本論名目蓋含有莊嚴大乘經之深義,故成唯識論述記卷四本謂,本書書名應題爲“莊嚴大乘經論”。
本論援引經典頗多,有十地經、無盡慧經、行清淨經等數十種。關于作者,衆說紛纭,梵本未舉出作者之名;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長發有無條、開元釋教錄卷八等,均謂本書爲無著所造;西藏譯本謂是彌勒造;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一本、成唯識論述記卷四本、解深密經疏卷四等則皆稱本頌爲慈氏彌勒菩薩造,釋論則爲天親菩薩所造。[大唐內典錄卷五、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九、閱藏知津卷叁十八]
無著造,唐代波羅頗蜜多羅譯,凡十叁卷。內容解說菩薩發心、修行以及應修習之各種法門。又稱大乘莊嚴論,全書共分二十四品。《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一、《成唯識論述記》卷四,則皆稱本頌爲慈氏彌勒菩薩造,釋論則爲天親菩薩所造。 - 于淩波居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