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atyanta。又作究竟、至竟。即究極、至極、最終之意。遠離煩惱汙染之絕對清淨真理(如涅槃、實相、空性等),稱爲畢竟淨;佛爲衆生究竟之所歸依處,故稱畢竟依;絕對空稱爲畢竟空;佛所證爲究極之悟境,非他所能類比,稱爲畢竟覺(意同無上覺);究竟法界理性之智慧,稱爲畢竟智;宇宙萬有實爲空無,故終無常住,稱爲畢竟無常住。[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七、卷四十、注維摩經卷十、往生論注卷下]
(雜語)物之至極最終也。
表示終歸、到底、究竟等意義,表示追根究底,最終所得的結果或最後所達到的狀態。“畢”是終止、結束的意思,“竟”是完畢、終于的意思。佛典中常見“畢竟”一詞,如:“畢竟空”,謂諸法究竟不可得,一切有爲法、無爲法終歸于空。“畢竟依”,謂佛爲衆生究竟依處。“畢竟無”,謂龜毛兔角之類畢竟是無。“畢竟智”,謂如實證如一切法總相、別相之智。如此等等。後亦常見于詩文。唐代白居易《題王侍禦池亭碑詩》:“畢竟林塘誰是主?主人來少客來多。”李商隱《早起詩》:“莺啼花又笑,畢竟是誰春?”(禹振聲)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