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佛道者之謂。又稱道者、道士。在禅宗則特指童行(有志入寺出家,而尚未得度者)而言。有時則指神社佛閣之參詣者。出家人即專門求道、修道者,故稱“道”;而在家人即從事世俗生活者,故稱“俗”;二者合稱爲“道俗”。至于修道之友,稱爲道友、道侶;舊道友,稱爲道舊。此外,修行佛道之志,稱爲道心(道念)。體驗佛道,而在身、口、意叁業上之表現,稱爲道業。至北魏太武帝之後,道士、道人之號漸成爲道教者流所專用。[大智度論卷叁十六、法苑珠林卷五十五、續高僧傳卷二十叁]
(術語)得道之人,又修道之人也。漢書京房傳曰:“道人始去,湧水爲災。注雲:道人有道術之人也。”地理志曰:“代郡道人縣注雲:本有仙人遊其地,因以爲名。”四十二章經曰:“道人見欲,必當遠之。”釋氏要覽上曰:“智度論雲:得道者,名爲道人。余出家者,未得道者,亦名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