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鮮高麗僧。生卒年不詳。精通天臺教觀,道譽極盛,頗受高麗國王之禮遇。其時在我國,由于唐末五代之戰亂,天臺宗之典籍大多散失;吳越王錢弘俶欲複興天臺教法,遂遣使至高麗,求天臺典籍。師乃于北宋太祖建隆年間(960~962),奉高麗王之命,攜天臺論疏諸部來華。至天臺山螺溪傳教院禮谒當代天臺宗大師義寂,一語傾心,遂禮之爲師,于螺溪居止十年而入寂。所著天臺四教儀,系天臺學之入門書。[佛祖統紀卷十、卷二十叁、卷叁十四、天臺四教儀集注卷叁、朝鮮佛教通史下編]
(二)(1916~ )即民國之演培法師。江蘇江都人,俗姓李。谛觀爲其號。精研天臺、中觀之學,致力于教學、弘法、著述。有谛觀全集行世。(參閱“演培”5824)
#PG 6296
(人名)高麗國沙門。吳越王錢俶發幣使于高麗,求天臺之教乘。彼國使谛觀赍之,且誡曰:于中國求師問難,若不能答,則奪教父而回。師既至,聞螺溪義寂,善于講授,往參谒之,一見心服,逐禮爲師。嘗以所製四教儀藏于箧,人無知者。師留螺溪,一日坐亡。後人見故箧放光,開而視之,則唯此書而已。由是盛傳諸方。見佛祖統記十。
仔細地觀察、檢視,「谛」讀作「地」,名詞爲「真理」,副詞爲「仔細地」。 - 莊春江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