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sama^dhi-bala,巴利語同。止息散亂之心,歸于靜寂之 禅定力,稱爲定力。即不論遭遇任何境地,均能如如不動之禅定力。爲叁十七菩提分法中“五力”之一。又定力爲遠離欲惡不善之法,一般而言即四種靜慮。[禅苑清規卷八](捝\“五力”1043)
(術語)五力之一。禅定之力用,能破諸亂想者。無量壽經下曰:“定力禅力。”
禅定的力量,能破除一切的亂想,爲五力之一。 - 陳義孝編
定,梵語叁摩地(samadhi)的意譯,意爲注心一境,不散亂。修“定”能産生伏除煩惱妄想之力,故稱“定力”。如《無量壽經》卷下:“定力、慧力、多聞之力。”坐禅便是修“定”的主要形式。如唐·錢起《題延州聖僧穴》詩:“定力無涯不可稱,未知何代坐禅僧。”後用“定力”指處變不驚、自我控製的意志。如《兒女英雄轉》第二一回:“一個鄉裏的媽媽兒,他可曉得甚麼叫作恒心,又可曉得甚麼叫做定力?”又如冰心《超人》:“何彬看完了,捧著花兒,回到床前,什麼定力都盡了,不禁嗚嗚咽咽的痛哭起來。”(李明權)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
集異門論七卷二頁雲:定力雲何?答: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住;廣說乃至入第四靜慮具足住。是名定力。 - 朱芾煌
禅定的力量,能破除一切的亂想,爲五力之一。
- 梵心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