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二無知?二無知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二無知”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二無知”的解釋

  乃小乘有部所立之染汙無知與不染汙無知。(一)染汙無知,即一切之煩惱。天臺家所謂之見思二惑。以無明爲體,無明執著于事理之法,其性分不淨,故稱染汙;其體昏闇,不知四谛之真理,故稱無知。此無明俱起一切之余惑,故舉無明,即攝一切之煩惱。(二)不染汙無知,即天臺家所謂之塵沙惑。以劣慧爲體,根性闇昧,不知事物之理、法門之義,是爲無始以來不學之果。此無知非執著于事物之不淨性分,故稱爲不染汙;以其不知事理,故稱爲無知。此無知非爲悟谛理、離生死之自行障,但爲了知一切法、成一切智人,普教化人之化他障,故亦謂之化導障之惑。阿羅漢獨斷染汙無知,不斷不染汙無知,故有赤鹽亦不知之愚者;佛兼斷兩者,故稱爲一切智人。[俱舍論光記卷一、俱舍頌疏卷一]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二無知”的解釋

  (名數)小乘有部所說,一、染汙無知,即一切之煩惱。臺家所謂見思二惑也。以無明爲體,無明執著于事理之法,其性分不淨,故曰染汙,其體昏闇,不知四谛之真理,故曰無知。此無明俱起一切之余惑,故舉無明,即攝一切之煩惱也。二、不染汙無知,以劣慧爲體,劣慧爲無始以來怠于學問研究之結果,不解事物義理之下劣智慧也。是非執著于物之不淨性分,故謂之不染汙,不知事物之義理,故謂之無知,臺家所謂塵沙之惑也。不染汙無知不執著于事物,不能爲出生死之障,故聲聞緣覺之二乘不斷之,佛于濟度衆生上有知一切事物之必要,故斷此劣慧而成一切種智也。俱舍光記一曰:“問染汙無知何爲體?解雲:以無明爲體,所以不言余煩惱者,無明通與諸惑相應。若說無明亦顯余惑。(中略)不染無知,以未成佛來所有一切有漏無染劣慧爲體。”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二無知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