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法門?法門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佛學常見辭彙、俗語佛源、佛識慧集中都找到了“什麼是法門”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法門”的解釋

梵語dharma-parya^ya。即佛法、教法。佛所說,而爲世之准則者,稱爲法;此法既爲衆聖入道之通處,複爲如來聖者遊履之處,故稱爲門。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中本(大四四·二五二中):“軌生物解曰法,聖智通遊曰門。”法界次第亦謂“門謂能通”,故知門之一詞,實爲通入之義。其次,門者,亦含差別之意;以佛所說之法義有種種差別,故稱“如來開法門,聞者得笃信”、“以種種法門,宣示佛道”。如是,法門一詞既可作爲佛所說教法之總稱,而以“不二法門”總括其教說之絕對性;亦可以“八萬四千法門”含攝其重重無盡之個別性,以應衆生千差萬別,重重無盡之煩惱;蓋衆生有八萬四千煩惱,故佛乃爲之說八萬四千法門

  法門既可無盡無量,故以大海比喻其深廣浩瀚,不可測量,稱爲法門海。唐譯華嚴經卷二(大一○·七中):“佛刹微塵法門海,一言演說盡無余。”准此,一切菩薩初發心時,即以“法門無量誓願學”一語爲四弘誓願中之一願,而緣四聖谛中之道谛,以廣學無盡之法門。[增一阿含經卷十、維摩經卷八、法華經方便品、華嚴大疏卷二、摩诃止觀卷一]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法門”的解釋

  (術語)佛所說,爲世之則者,謂之法,此法爲衆聖入道之通處,故雲門。又諸法並通于一實,故名爲門。又爲如來聖智遊履之處,故名爲門。華嚴大疏二曰:“如來通智遊入,故號門。”同演義鈔一曰:“並通一實,故得稱門。”注維摩經八曰:“肇曰:言爲世則謂之法,衆聖所由謂之門。”起信論義記中本曰:“軌生物解曰法,聞智通遊曰門。”法界次第中曰:“門謂能通。”又,門者差別之義。所說之法義有種種差別,故雲法門。增一阿含經十曰:“如來開法門,聞者得笃信。”法華經方便品曰:“以種種法門,宣示佛道。”止觀一曰:“此之止觀,天臺智者己心中所行法門。”

【佛學常見辭彙】對“什麼是法門”的解釋

  佛所說的法,因是衆生超凡入聖的門戶,故稱法門。 - 陳義孝編

【俗語佛源】對“什麼是法門”的解釋

  《華嚴經·方便品》謂:佛“以種種法門,宣示佛道”。佛的教化方式和內容,稱爲法門。唐·黃蘖《傳心要法》說,佛用“八萬四千法門對八萬四千煩惱”,以便使不同根機的衆生從適合自己的法門而入,除煩惱,了生死。“八萬四千”極言其多,可作無盡無量解釋。如大乘、小乘、頓悟、漸悟、理門、事門等等,都是種種“法門”。又如《維摩诘經》高唱“不二法門”。禅宗五祖弘忍闡揚“東山法門”。法門一詞又可隨文生訓。如《舊唐書·蕭瑀傳》:“梁武帝窮心于釋氏,銳意于法門。”此指佛法。八指頭陀《十二疊韻呈笠雲本師》詩:“法門望重比昆侖,法海波瀾滿腹吞。”此指佛門。又如唐·楊炯《和旻上人傷果禅師》詩:“法門摧棟宇,覺海破舟船。”此指寺門,佛寺。亦有專用法門爲寺名者,如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後亦泛指某家某派的獨傳之秘。明·高攀龍《困學記》:“嚴立規程,以半日靜坐、半日讀書,靜坐中不帖處,只將程朱所示法門參求。”在小說中運用如茅盾《子夜》八:“我得了一個翻本的法門,特地來和你商量。”此指方法、訣竅。(李明權)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

【佛識慧集】對“什麼是法門”的解釋

佛所說的法,因是衆生超凡入聖的門戶,故稱爲法門

- 梵心居士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法門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