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吠舍佉?吠舍佉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吠舍佉”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吠舍佉”的解釋

  梵名Vais/a^kha  ,巴利名Vesa^kha  。印度梵曆第二月。又作薜舍佉、蘇舍佉、善格。譯作季春。系佛陀之生月,即夏曆(陰曆)二月十六日至叁月十五日間,西曆四、五月間。此月相當于印度六期中之漸熱時、冬春雨終長等五時中之春時、熱雨寒叁時中之熱時(梵gri^s!ma  )。又吠舍佉節爲南傳佛教將釋尊之誕生、成道與涅槃並在一起紀念之節日,約在西曆四、五月間之月圓日。一九五四年底,于緬甸仰光召開之世界佛教徒聯誼會第叁屆大會上,議定此日爲世界佛陀日,在錫蘭(今斯裏蘭卡)與東南亞佛教盛行之國家,此爲傳統之國家節日。[十二緣生祥瑞經卷上、寶星陀羅尼經卷四、大孔雀咒王經卷下、宿曜經卷上、大唐西域記卷二]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吠舍佉”的解釋

  (雜語)Vaiś&amacron;kha,又作薛舍佉。二月名,佛之生月也。從唐曆二月十五日至叁月十六日也。西域記二曰:“春叁月,謂製呾羅Caitra月,吠舍佉月,逝瑟吒Jye&sdotblw;&tdotblw;ha月。”有部目得迦六曰:“佛告長者:薛舍佉月,日月圓時,是我生日。”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吠舍佉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