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名Vibhan%ga-ppakaran!a 。略稱毗崩伽(分別)。系由多方面分別解說一切法之作。爲錫蘭分別上座部七論之一,一般認爲系法聚論之續篇。乃僅次于“法集”之基礎論書。在有部諸論書中,法蘊足論最類于本書。本書共有十八分別(品),前十五分別概揭示經分別、論分別與問難叁段;末叁分別則分本母與廣釋二段而解說之。其次第如下:蘊、處、界、谛、根、緣相、念處、正勤、神足、覺支、道、定、無量、學處、無礙解、智、小事與法心等分別。本論之原文已整理出版,並有日譯本(南傳大藏經第四十六、四十七卷)。此外,佛授(A.P. Buddhadatta)。五世紀時佛音(梵Buddhaghosa ,巴同)對本論所作之注釋書“除癡迷論”(巴Sammoha-vinodani^ )之原文,整理出版(P.T.S. 1923)。[善見律毗婆沙卷一、南方上座部論書解說、B.C. Law: A History ofPa^li Literature]
需分別說明的論題,「四記論、四記問」之一,另譯作「分別記論」。 - 莊春江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