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分身化現,或指其化身。諸佛、菩薩由于慈悲,用種種方便法門,化身至各處教化衆生;故分身乃是爲教化、攝取衆生而起,稱爲分身攝化。[法華玄義卷七]
(術語)諸佛爲以方便力,化處處有緣之衆生,分身于十方,而現成佛之相也。法華經見寶塔品爲集釋迦如來之分身,說叁變土田。見法華玄義七。
佛教認爲,佛菩薩具有神通方便之力,能分身十方世界示現種種之相,普度衆生。《法華經·見寶塔品》:“我分身無量諸佛”(可參見“化身”條)。後引申爲用兵如神或一身分兼數事。宋·陶榖《清異錄·官志·分身將》:“梁將葛從周,忠義骁勇,每臨陣,東西南北,忽焉如神,晉人稱爲分身將。”宋·蘇轼《次韻黃魯直書伯時畫王摩诘》詩:“前身陶彭澤,後身韋蘇州,欲覓王右丞,還向五字求,詩人與畫手,蘭菊芳春秋,又恐兩皆是,分身來入流。”今俗稱事繁不能兼顧爲“不能分身”或“分身無術”。(常正)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