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十卷。西晉竺法護譯。又稱光贊摩诃般若經、光贊經、光贊般若經。相對于小品般若經之初譯本道行般若經,本經乃大品般若經之初譯本。收于大正藏第八冊。本經相當于梵本二萬五千頌般若波羅蜜多經(玄奘譯大般若經)第二會八十五品中之最初二十七品。亦相當于無叉羅所譯之放光般若經二十卷九十品中之最初叁十品,及鸠摩羅什所譯之摩诃般若波羅蜜經二十七卷九十品中之最初二十九品。
本經之梵本,于西晉太康七年(286)由于阗沙門只多羅持來,而于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譯出。本經共分二十七品,始自光贊品,終于雨法寶品。
關于本經之經名,乃佛自舌根放光,普照叁千大千世界,光中生出蓮華,蓮華上複出現諸佛,稱揚贊歎此般若,故稱光贊般若波羅蜜經。[大品經遊意(吉藏)、出叁藏記集卷二、卷七、開元釋教錄卷二、卷十一、大唐內典錄卷二]
(經名)十卷,晉竺法護譯。佛自舌根放光照叁千世界,光中生蓮華,華上諸佛出現,稱贊此般若,故雲光贊般若。大般若經第二會之別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