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弘明集?弘明集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國百科全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弘明集”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弘明集”的解釋

  凡十四卷。南朝梁僧祐(445~518)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冊。系收錄東漢以來至南朝齊、梁五百余年間,闡明佛法之護法論集。凡五十八篇。出叁藏記集中唯作十卷叁十叁篇,其後補充成十四卷五十七篇,唐代道宣據之撰廣弘明集叁十卷,爲本書之續篇。

  漢魏之世,出家沙門僅限于西域人;自東晉以後,中國人出家者漸多,塔寺之建設頗耗國費,又值戰亂多事之際,爲政者且常將大量人力、財力奉歸佛教,故東晉時代遂有沙門還俗、禮敬王者等問題發生,成爲政治上之論難。以儒家觀點而論,出家剃發、沙門不敬王者等,均爲違反先王禮俗、國家法度之事;此外佛教教義,如“佛陀實在”及“因果報應”等說,亦大反先王周孔之訓。廬山慧遠以下之門流對于此類排佛問題雖加反駁,然魏晉以來盛行神仙不死之術,與崇尚老莊虛無自然等玄學思想,故魏晉時代之佛學家每每采用老莊之語來解釋佛教之義理。至宋齊之際,道家模仿佛教,著成不少僞經,想藉此通于佛教。另如慧琳之白黑論、顧歡之夷夏論、張融之門律等。則宣揚“道主佛從”之論。此外,齊梁間又流行“人死神滅論”,否定佛教之“識不滅論”。

  僧祐晚年體衰多病,然猶致力護法,凡有益于叁寶之事,無不加以編錄成書,例如本論集即爲對當時世俗排佛之解答,並舉儒道之典故來說明佛教之義理。所謂弘明,即弘道明教之意,前十一卷系答覆儒、道之批判,而彰明儒、釋、道叁教之異同;後叁卷則積極闡釋佛教之教義。本書極易爲一般人所理解,且爲了解當時儒、釋、道叁教交流之重要資料。[曆代叁寶紀卷十一、大唐內典錄卷四、唐書藝文志第四十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弘明集”的解釋

  (書名)十四卷,梁釋僧佑撰。凡十篇。皆東漢以下至于梁代闡明佛法之文。其辯難攻诘者,亦具載其往複之語。六代遺編。流傳最古。梁以前名流著作,今無專集行世者,頗賴以存。佛教中雅馴之言也。唐釋道宣有廣宏明集叁十卷。雖爲此書之續編。而體例小殊。

【中國百科全書】對“什麼是弘明集”的解釋

  Hongmingji



  佛教文集。14卷。南朝梁僧祐撰于天監年間。書首自序雲:“道以人弘,教以文明,弘道明教,故謂之《弘明集》。”書末有作者自撰《弘明論》(亦稱《弘明集後序》),將當時社會上懷疑、排斥佛教的義論,歸納爲“六疑”,一一加以辯駁。據《出叁藏記集》卷十二載,原本爲10卷,後增補晉桓譚《新論形神》、宋謝鎮之《與顧道士書》等篇,並對編集的先後次第加以調整,成爲現在通告的14卷本。本書以輯錄東漢以下至梁代的佛教文論、書表爲主,間附論敵辯難之文。所收或一人一篇,或一人數篇,以至十余篇;或一篇論一事,或數篇以至數十篇論一事,凡183篇,其中以論爭之作居多。作者122人,其中僧19人,今無專集流傳者,均賴此以存,故本書在佛教文獻中居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內容爲泛釋世人的非議;專駁道教的诘難;辯論形神因果以及辯論佛教儀式等。此外,尚有論述佛教與王化的關系,闡釋佛教事數名相等。(陳士強)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弘明集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