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五卷,或十卷。唐代智俨撰。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方軌。略稱華嚴經略疏。收于大正藏第叁十五冊。本書記述六十華嚴之綱要,並解釋其文義。全書分立五門,以分別華嚴一經之文義,即:(一)歎聖臨機,德量由致。(二)明藏攝之分齊。(叁)辨教下所诠之宗趣及能诠之教體。(四)釋經題目。(五)分文解釋。前四門爲搜玄記中之玄談,第五門由淨眼品至入法界品等叁十四品,就每一品分品名、來意、宗趣、釋文等四科談其玄旨。
法藏所著之華嚴經探玄記等即以本書爲依據,特以本書十玄門之說發揮華嚴一經之深旨,爲法藏等所依用。在大正藏所載之版本,系以高麗高宗叁十二年(1245)刊行之海印寺本爲底本。大日本續藏經所收者則依據日本所傳之古寫本。[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卷一、華嚴宗經疏目錄、佛典疏鈔目錄卷上、華嚴宗經論章疏目錄]
(書名)五卷,唐智俨述。卷首內題曰于大方廣華嚴經中搜玄分齊通智方軌,各卷之終有華嚴經略疏,普通略曰搜玄記。隨文解釋舊華嚴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