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用語。原謂做事時,善能見機行事,靈活運作,猶如遊獵之時,一見兔之蹤迹,即刻放出飛鷹追逐之;在禅林中,轉指師家之臨機接待學人,善能應機說法,隨機應變,善巧靈活。碧岩錄第二十七則(大四八·一六七中):“垂示雲:“問一答十,舉一明叁,見兔放鷹,因風吹火。””
鷹隼是一種猛禽,動作迅疾,搏兔准確而有力。禅宗用以比喻對機說法,機鋒敏捷,體現出“頓悟”的特色。《五燈會元》卷十六謂:“護聖不似老胡,拖泥帶水,只是見兔放鷹,遇麞發箭。”後俗語中用“見兔放鷹”比喻見到眼前塵的利益,就貪婪地競相爭逐。如《石點頭·侯官縣烈女殲仇》:“當今世情,何人不趨炎附勢,見兔放鷹,誰肯結交窮秀才?”(李明權)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