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十重戒?十重戒是什麼意思?

在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佛學常見辭彙、佛學次第統編、佛識慧集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十重戒”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十重戒”的解釋

  (術語)一作十波羅夷。有顯密兩種。

【佛學常見辭彙】對“什麼是十重戒”的解釋

  又名十波羅夷,即梵網經中所說的十無盡藏戒,因此種戒的戒相雖只有十種,但是已經包含了法界一切之戒,故名無盡藏戒。又因別于四十八之輕戒,故稱爲重,誰要是犯了,即得波羅夷罪。十重戒是殺戒、盜戒、淫戒、妄語戒、酤酒戒、說四衆過戒、自贊毀他戒、悭惜加毀戒、嗔心不 - 陳義孝編

【佛學次第統編】對“什麼是十重戒”的解釋

  梵網經雲:“佛告諸佛子言:“有十重波羅提木叉,應當學,敬心奉持。””
  第一、殺戒  謂慈心憐愍,不斷一切命也。經雲:“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一切衆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殺生者,是波羅夷罪。”
  第二、盜戒  謂不攘竊他人一切財物也。經雲:“一針一草,不得故盜。應生佛性孝順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樂。而反更盜人財物,是波羅夷罪。”
  第叁、淫戒  謂守禮自防,不應行欲事也。經雲:“應生孝順心,救度一切衆生。淨法與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擇親屬,是波羅夷罪。”
  第四、妄語戒  謂言當誠實,不應虛妄诳他也。經雲:“應生正語正見,亦生一切衆生正語正見。而反更起一切衆生邪語邪見邪業,是波羅夷罪。”
  第五、酤酒戒  謂酒能昏神亂性,故不應酤也。經雲:“一切酒不得酤,是起罪因緣。菩薩應生一切衆生明達之慧,而反更生一切衆生顛倒之心,是波羅夷罪。”
  第六、說四衆過戒  謂不應說他人好惡長短也。經雲:“聞外道惡人,說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輩,令生善信。若反更自說他人罪過,是波羅夷罪。”
  第七、自贊毀他戒  謂不自矜伐,不謗他人也。經雲:“若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毀者,是波羅夷罪。”
  第八、悭惜加毀戒  謂心無鄙吝,悉舍所有也。經雲:“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人所須,一切給與。而以惡心嗔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針一草,有求法者,不爲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反更罵辱者,是波羅夷罪。”
  第九、嗔心不受悔戒  謂不應生忿怒之心也。經雲:“應生一切衆生善根無诤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順心。而反更于一切衆生中,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謝,猶嗔不解者,是波羅夷罪。”
  第十、謗叁寶戒  謂于佛法僧所,常見恭敬尊重,不應謗毀也。經雲:“見外道及以惡人,一言謗佛音聲,如叁百矛剌心。況口自謗,不生信心,孝順心,而反更助惡人邪念妄見,是波羅夷罪。” - 明·楊卓

【佛識慧集】對“什麼是十重戒”的解釋

受菩薩戒弟子要持十重戒和四十八輕戒。又名十波羅夷。即梵綱經中所說的十無盡藏戒,因此種戒的戒相雖只有十種,但是已經包含了法界的一切之戒。故名無盡藏戒。又因別於四十八之輕戒,故稱爲重戒。誰要是犯了,即得波羅夷罪。十重戒是:殺戒、盜戒、淫戒、妄語戒、酗酒戒、說四衆戒、自贊毀他戒、悭惜加毀戒、瞋心不受悔戒、謗叁寶戒。

- 梵心居士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十重戒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