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假有?假有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佛學常見辭彙、法相辭典、唯識名詞白話辭典、佛識慧集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假有”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假有”的解釋

  乃“實有”之對稱。又作俗有、假名有。謂諸法皆依因緣和合而存在。因緣所生之法,如鏡花水月,無其實性,然非虛無之法;即諸法之存在,乃由因緣而生之故,既非定無亦非定有,而系假施設爲有者,故稱假有。[成唯識論卷一、叁論玄義卷一]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假有”的解釋

  (術語)謂因緣生之法也。因緣所生之法。如鏡花水月,無其實性。雖無實性然非虛無之法,因之對于龜毛兔角之無法,比于真如法性之實有而名之爲假有

【佛學常見辭彙】對“什麼是假有”的解釋

  虛假的有,指因緣和合而有的一切事物,因這些由因緣假合而有的一切事物,雖然如鏡中之花和水中之月一樣的無有實體,但是不能說它是無,而是屬于假有。 - 陳義孝編

【法相辭典】對“什麼是假有”的解釋

瑜伽一百卷十二頁雲:又此假有,略有六種。一、聚集假有,二、因假有,叁、果假有,四、所行假有,五、分位假有,六、觀待假有。聚集假有者:謂爲隨順世間言說易了解故;于五蘊等,總相建立我及有情補特伽羅衆生等想。此想,唯能顯了此聚;是故說名聚集假有。因假有者:謂未來世可生法行,由未生故;雖非實有;而有其因,當可生故;名因假有。果假有者:所謂擇滅。是道果故;不可說無。然非實有。唯約已斷一切煩惱,于當來世,畢竟不生,而假立故。所行假有者:謂過去世已滅諸行,唯作現前念所行境,是故說名所行假有。已謝滅故,而非實有。分位假有者:謂生等諸心不相應行。如前意地,已標辯釋。卽于諸行,由依前後,有及非有,同類異類,相續分位假立生等。非此生等,離諸行外,有真實體,而別可得。觀待假有者:謂虛空非擇滅等虛空無爲,待諸色趣而假建立。若于是處,色趣非有;假說虛空。非離色無所顯法外,別有虛空實體可得。非無所顯,得名實有。觀待諸行不俱生起,于未來世不生法中,立非擇滅。無生所顯,假說爲有。非無生所顯,可說爲實有。
二解  集論二卷一頁雲:雲何假有?幾是假有?爲何義故,觀假有耶?謂待名言此余根境,是假有義。一切皆是假有。爲舍執著實有我故,觀察假有
叁解  大毗婆沙論九卷六頁雲:假有,謂甁衣車乘軍林舍等。 - 朱芾煌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對“什麼是假有”的解釋

爲“實有”之對稱。又作俗有、假名有。謂諸法皆依因緣和合而存在。因緣所生之法,如鏡花水月,無其實性,然非虛無之法;即諸法之存在,乃由因緣而生之故,既非定無亦非定有,而系假施設爲有者,故稱假有。見《成唯識論》卷一。 - 于淩波居士著

【佛識慧集】對“什麼是假有”的解釋

虛假的有,指因緣和合而有的一切事物,因這些由因緣假合而有的一切事物,雖然如鏡中之花,水中之月一樣的無有實體,但不能說它是無,而是實於假有

- 梵心居士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假有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