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即智解與修行之並稱。指由見聞學習而知解教理,進而實踐躬行所知解之教理。了解佛道之真理(智解)與觀心修行之實踐行,乃是相因相資,稱爲解行相應、解行具足、開解立行等。解與行,譬若鳥之雙翼、車之兩輪,具有缺一不可之關系;亦即依解而起行,依行而實解。解與行皆爲學道之法,故又分別稱爲解學、行學。于解行相修之法中,又分:(一)解行俱圓之相修,系依一念叁千之教,發起一念叁千之解,而複依此解以爲一念叁千之行。(二)解圓行漸之相修,系不堪發一念叁千之解,即還修小乘之行,而入于實相之理。[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漢光類聚卷一]
(二)爲菩薩修行之階位名稱,即六種住中之解行住,略稱解行。
(術語)知解與修行。解理行事也。天臺戒疏上曰:“于出世道解而勤行,故名解行。”勝鬘寶窟中本曰:“由解行成就得入初地。”唐僧傳(慧思傳)曰:“解行高明,根識清淨。”
知解與修行。 - 陳義孝編
知解與修行。解理行事也。《天臺戒疏》曰:“于出世道解而勤行,故名解行。” - 于淩波居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