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梵語kot!i,巴利語同。又作拘胝、拘梨、俱胝、拘致。爲印度古代所用之數量名稱。或謂相當于千萬或億。[玄應音義卷五](參閱“俱胝”4033)
(二)毗俱致(梵bhr!kut!i^ )之略稱。蹙額之意。或謂即毗俱致觀音、七俱胝佛母尊。不空罥索陀羅尼自在王咒經卷下(大二○·四二八上):“毗俱胝,周言嗔目。”七俱胝佛母所說准提陀羅尼經(大二○·一七八下):“愍念未來薄福惡業衆生,即入准提叁摩地,說過去七俱胝佛所說陀羅尼。”
(雜語)Ko&tdotblw;i,又作俱胝,拘致。數名。譯曰億。玄應音義五曰:“俱致,或言俱胝,此言千萬,或言億。而甚不同,故存本耳。”慧琳音義一曰:“俱胝音知,天竺國數法名也。案華嚴經阿僧祇品雲:十萬爲一洛叉,此國以數一億,一百洛叉爲一俱胝,俱胝叁等數法之中,此即中數之名也。”華嚴疏鈔十叁上曰:“唐叁藏譯爲百億俱胝。測公深密記第六雲:俱胝相傳釋有叁種:一者十萬,二者百萬,叁者千萬。用此叁者,以俱胝數或至百數或至千數或至百千。唐叁藏譯定千萬也,故至百數。”[囗@又]毗俱胝觀音之略。七俱胝佛母尊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