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六根清淨?六根清淨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俗語佛源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六根清淨”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六根清淨”的解釋

  又作六根淨。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清淨無雜,亦即指我人身心充滿種種功德而清淨之意。今一般所用“六根清淨”一語,蓋襲用自佛教經典。

  天臺宗所說別教十信之位,爲六根清淨位。法華經法師品謂,依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經典等五種行,則可依經典之力量,而使六根清淨,並得六根種種之功德。將以上之想法配當于修行之行位,就判教上之別教而言,則爲初階段之十信位;依圓教而言,則爲六即中第四之相似即。五種行則爲五品弟子位之次階段。[大智度論卷十一、法華經論卷下、法華經文句卷十上、法華文句記卷十中、四教義卷六、摩诃止觀卷一上、卷四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四之二、卷四之叁]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六根清淨”的解釋

  (術語)消除眼等六根,無始以來之罪垢,以無量之功德莊嚴之,使之清淨潔白也。由此清淨之功德而六根各發無礙之妙用,且得六根互用之自在也。法華經法師功德品曰:“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淨。(中略)父母所生清淨肉眼,見于叁千大千世界內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亦見其中一切衆生及業因緣果報生處,悉見悉知。(中略)以是清淨意根乃至聞一偈一句,通達無量無邊之義。”(經中具說六根,今舉初後之二根)。普賢觀經曰:“樂得六根清淨者,當學是觀。”圓覺經曰:“心清淨,眼根清淨,耳根清淨,鼻舌身意複如是。”知度論十一曰:“布施時,六根清淨善欲心生。”

【俗語佛源】對“什麼是六根清淨”的解釋

  “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種器官,眼根與色境相對,能生眼識,乃至意根與法境相對,能生意識。由能生之義而稱之爲“根”。《法華經·功德品》說,菩薩消除眼等六根無始以來罪垢,以無量功德莊嚴,使之清淨潔白。由此清淨功德而六根各發“無礙妙用”。清淨眼根“見于叁千大千世界內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亦見其中一切衆生及業因緣果報生處,悉見悉知”。乃至清淨意根“聞一偈一句,通達無量無邊之義”。且得六根互用自在,“于六根中悉能具足見色、聞聲、辨香、別味、覺觸、知法”。又《大智度論》卷十一說:“布施時六根清淨,善欲心生;善欲心生故,內心清淨……得一心故,實智慧生,如是等諸善法悉皆得。”後借用表示內心清淨,不受外境幹擾。如《水浒傳》第四回:“寸草不留,六根清淨,與汝剃了,免得爭竟。”又有“耳根清淨”,形容不受嘈雜聲或是非之語的幹擾,安靜自在。《水浒傳》第七回“智深也乘著酒興,都到外面看時,果然綠楊樹上一個老鴉巢。衆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淨。””元·李文蔚《燕青搏魚》第一折:“我出的這門來,燕順也離了家中,可也耳根清淨。”(禹振聲)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六根清淨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