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別教菩薩之六種觀法。(一)住觀,心會于理爲住。謂別教菩薩于十住位中修習空觀,故稱爲住觀。(二)行觀,行,即進趣之義。謂別教菩薩于十行位中修習假觀,故稱爲行觀。(叁)向觀,向,即回因向果之義。謂別教菩薩于十回向位中修習中觀,故稱爲向觀。(四)地觀,地,即能生佛智、住持不動之義。謂別教菩薩于十地位中修習中觀,能生佛智,故稱爲地觀。(五)無相觀,謂別教菩薩于等覺位中修習中觀,了知惑染性相本空,故稱爲無相觀。(六)一切種智觀,種,即能生之義。謂別教妙覺果佛中道觀成,能知一切道種差別,故稱爲一切種智觀。[菩薩璎珞本業經卷上]
(名數)見觀法條。
(名數)出于本業經上。一、住觀。別教之菩薩于十住位中修習一切法性皆空之空觀也。二、行觀。別教之菩薩于十行位中修習一切法無不具足之假觀也。叁、向觀。別教之菩薩于十回向位中修習一切法非空非假即中道之觀也。四、地觀。別教之菩薩于十地位中修習中觀,住持而不動也。五、無相觀。別教之菩薩于等覺位中修習中觀了知惑染之性相本空也。六、一切種智。別教妙覺之果佛,成中道之觀,知一切道種差別之觀也。
[出菩薩璎珞本業經] 一住觀心會于理爲住。謂別教菩薩。于十住位中修習空觀。故名住觀。(十住者。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也。空觀者。謂觀一切法。性相皆空也。)二行觀行鄧進趣之義。謂別教菩薩。于十行位中修習假觀。故名行觀。(十行者。歡喜行。饒益行。無嗔恨行。無盡行。離癡亂行。善現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也。假觀者。謂觀一切法無不具足也。)叁向觀向即回因向果之義。謂別教菩薩。于十回 - 明·一如等 撰
本業經所說,即住觀、行觀、向觀、地觀、無相觀、一切種智。 - 陳義孝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