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彌勒菩薩于龍華樹下成道之叁會說法。又稱龍華會、龍華叁庭、彌勒叁會、慈尊叁會。略稱龍華。乃佛陀入滅後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另有說五十七億六千萬歲、五十六億萬歲者),彌勒菩薩自兜率天下生人間,出家學道,坐于翅頭城華林園中龍華樹下成正等覺,前後叁次說法。于昔時釋迦牟尼佛之教法下未曾得道者,至此會時,以上中下叁根之別,悉可得道。
據菩薩處胎經卷二“叁世等品”所載,龍華叁會中,第一會說法度衆九十六億,乃受釋尊之五戒者;第二會度衆九十四億,乃受持叁歸者;第叁會度衆九十二億,乃一稱南無佛者。然于賢愚經卷十二波婆梨品、大智度論卷叁等所載之叁會度衆人數則略有?出入。
古來即盛行願于彌勒佛出世時再生人間、逢遇叁會之說法,如出叁藏記集卷十二法苑雜緣原始集目錄序舉出宋明皇帝初造龍華誓願文、京師諸邑造彌勒像叁會記、齊竟陵文宣王龍華會記等。又北魏太和二十叁年(499)十二月比丘僧欣造立之彌勒像光背銘,即記載彌勒出現之時,其願再生人間成爲王侯、參預龍華之說法;具此種造像銘之佛像,後世亦留傳不少。
此外,供養彌勒佛之法會及灌佛會,亦稱爲龍華會。據荊楚歲時記龍華會條載,四月八日諸寺備辦種種齋食,以五香水浴佛作龍華會,以象征彌勒之下生。[彌勒下生經、彌勒大成佛經、觀彌勒上生經、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大毗婆沙論卷?一叁五]
(術語)彌勒佛于華林園中龍華樹下成道,開叁番法會,度盡上中下叁根之衆生,故曰龍華叁會。羅什譯之彌勒下生經曰:“坐龍華菩提樹下,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在華林園,其園縱廣一百由旬,大衆滿中。初會說法,九十六億人得阿羅漢。第二大會說法,九十四億人得阿羅漢。第叁大會說法,九十二億人得阿羅漢。彌勒佛既轉法輪,度天人已,將諸弟子入城乞食。”增一阿含經四十四曰:“爾時去雉頭城不遠,有道樹名曰龍華。高一由旬,廣五百步。時彌勒菩薩坐彼樹下成無上道果。(中略)爾時彌勒初會八萬四千阿羅漢,第二會有九十四億人,第叁之會九十二億人民,皆是阿羅漢,亦複是我遺法弟子。”心地觀經二曰:“若有得聞此心地觀報四恩品,(中略)若命終時即得往生彌勒內宮,睹白毫相,超越生死。龍華叁會,當得解脫。”
[出法住記] 彌勒下生經雲。彌勒菩薩。即于出家之日。便得成佛。坐于龍華樹下花林園中。叁會說法。故雲龍華叁會。(梵語彌勒。華言慈氏。)第一會度九十六俱胝聲聞衆梵語俱胝。華言百億。記雲。若諸國王大臣。長者居士。男女一切施主。于今釋迦牟尼佛正法中。能作佛事自種善根。或教他種。以七寶金銀鍮石銅鐵木石泥土。或以缯縷。或以彩畫。作佛形像。及窣堵波。若大若小。乃至最小如指節大。或以香花諸妙供具而爲供養。由如是善根力故。至彌勒如來成正覺時。善得人身。于第一會 - 明·一如等 撰
彌勒佛將來在華林園中龍華樹下成道,開叁番法會,度盡上中下叁根的衆生,叫做龍華叁會。 - 陳義孝編
彌勒佛於華林園中龍華樹下成道,開叁番法會,度盡上中下叁根的衆生,謂之龍華叁會。
- 梵心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