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語)坐禅之異名。初祖達磨,住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凡九年,不發一語。世所謂面壁九年是也。五燈會元一曰:“達磨寓止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日默然,人無測之,謂之壁觀婆羅門。”
古印度高僧菩提達摩航海來到中國,先應梁武帝邀請至建康,話不投機,又渡江至“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終日默然,人莫之測,謂之壁觀婆羅門”(見《景德傳燈錄》卷叁、《五燈會元》卷一)。達摩後被尊爲中國禅宗的東土祖師。面壁又稱壁觀,是達摩祖師禅的主要內容之一。達摩曾有一偈概括面壁的精義:“外止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禅源諸诠集都序》卷二引)相傳達摩面壁十年(一說九年),身影透入石中,謂之“影石”。後用面壁指專心一意地參悟。如宋·劉克莊《題小室》詩:“近來弟子俱行腳,誰畔山僧面壁參?”獨處不語,也稱面壁。(李明權)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