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一二一載,欲成就妙行,有時、處、衆叁種因緣,即:(一)時因緣,謂五濁不增時,一切有情具大威德,好修諸善。于彼時,無諸濁惡,其人雖不樂爲妙行,而亦自然能行。(二)處因緣,謂人生“中國”,其性聰敏,志意調柔,能修善業,不生邪見,其人雖不樂爲妙行,亦自然能行。(叁)補特伽羅因緣,補特伽羅,梵語pudgala,意爲衆生。謂妙行之衆,其性和雅,能修善業,如住律儀。親近此妙行之衆,其人雖不樂爲衆善,亦自然能行。
[出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 一時因緣時即時分。因緣者。能生爲因。助成爲緣。謂五濁不增時。諸有情類具大威德。好修諸善蓋于彼時。無諸濁惡。其人雖不樂爲妙行。而亦自然能行也。(五濁者。劫濁。見濁。煩惱濁。衆生濁。命濁也。)二處因緣處即處所。謂中國也。人生中國。其性聰敏。志意調柔。能修善業。不生邪見。其人雖不樂爲妙行。而亦自然能行也。叁補特伽羅因緣梵語補特伽羅。華言有情。謂一類有情。得修妙行之衆同分而居。其性和雅。能修善業。如住律儀。蓋親近妙行之衆。其 - 明·一如等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