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滅擯?滅擯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滅擯”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滅擯”的解釋

  梵語na^s/ani^yam!。又作擯出、驅擯。略稱擯。戒律中科罪之名。即比丘七種治罰法之一。或指削除僧籍,故又稱削籍。比丘犯重罪(如淫、盜、殺、妄等四重罪)而無悔心者,滅其僧籍而擯斥之,與世間死刑相當。[四分律刪繁補阙行事鈔卷上一之四、卷上二之二、釋氏要覽卷下]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滅擯”的解釋

  (術語)律中科罪之名。比丘犯重罪而無悔心者,滅僧籍而擯斥之也。行事鈔上一之四曰:“滅擯者,謂犯重已舉至僧中,白四除棄也。”同上二之二曰:“言滅擯者,謂犯重比丘,心無慚愧,不敢學悔,妄入清衆,濫居僧限。當叁根五德舉來,詣僧憶念示罪,令自言已舉白四法。”釋氏要覽下曰:“彌沙塞雲:梵罰此有二法:一默擯,謂一切人不與來往言話等。二滅擯(滅即滅名也)。”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滅擯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