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爲相之一。又作滅盡、無常。謂有爲諸法于刹那之間壞滅而入于過去之相。又爲真如叁相之一,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識百法之一。真如寂滅,無分段、變易二種之生死,稱爲滅相。法華經卷叁藥草喻品(大九·一九中):“如來說法,一相一味,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此外,有情之死,亦稱爲滅。據成實論卷七不相應行品之說,于有情之一期相續上,認其生、住、異、滅之別,其死曰滅。[增一阿含經卷十二、大毗婆沙論卷叁十八、入阿毗達磨論卷下]
(術語)有爲四相之一。謂有爲法有現法滅而入于過去之相也。又真如叁相之一。真如寂滅,無二種之生死,謂爲滅相。法華經化城喻品曰:“如來說法,一相一味。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
雜集論八卷十七頁雲:何故名滅相?煩惱離系故。謂流轉因煩惱離系故,名滅。
二解 入阿毗達磨論下十一頁雲:無常者:謂功能損已;令現在法、入過去因。謂有別法、名爲滅相。令從現在、墮過去世。此若無者;法應不滅。或虛空等、亦有滅義。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