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冥谛?冥谛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冥谛”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冥谛”的解釋

  爲古代印度六派哲學中之數論哲學派所立二十五谛之第一谛。又作冥性、冥初。通常多稱自性谛、自性。數論學派將宇宙萬有區別爲二十五種谛理,而以冥谛爲第一谛,爲萬物之本源、諸法之始,故亦稱冥初。又爲諸法生滅變異之根本原因,即爲諸法之實性,故又稱冥性、自性。[金七十論卷上、百論疏卷上、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末](參閱“二十五谛”177)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冥谛”的解釋

  (術語)數論師所立二十五谛之第一。是爲萬物之本源,冥漠無谛,故曰冥谛,又雲冥性。又爲萬物之本源,萬差之諸法由此生出,故名自性,一名本性,亦雲勝性。金七十論上曰:“自性者,或名勝因,或名爲梵,或名衆持。”百論疏上中曰:“所言冥谛者。舊雲:外道修禅得五神通,前後知凡萬劫內事,自八萬劫外不能了知,故雲冥。智度論雲:覺谛者此是陰中識,外道思惟:此識爲從因緣得,爲不從因緣?若從因緣,因緣是何物耶?若不從者得此識,既思惟不能了知,便計此識從前冥漠處生,故稱冥谛。亦名世性,一切世間以此冥谛爲其本性。”楞嚴長水疏二上曰:“言冥谛者,或雲冥性,或言自性。梵雲僧伽奢薩呾羅,此雲數論。立二十五谛,最初一谛名爲冥谛,計以爲常。第二十五名爲神我,亦計爲常。我思勝境,冥性卻變二十叁谛,爲我受用。我既受用,爲境纏縛,不得解脫。我若不思,冥谛不變。既無纏縛,我即解脫。名爲涅槃。”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冥谛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