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即叁明與叁慧。叁明指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爲叁事通達無礙之智明;叁慧指聞慧、思慧、修慧,爲簡擇事理之叁種精神作用,乃斷除煩惱、證得涅槃之過程。般泥洹經卷上(大一·一七九下):“天下人民,聞佛經道,志意開解,深入思惟,皆得明慧。”[無量壽經卷下](參閱“叁明”569、“叁慧”670)
(二)(1664~1735)清代臨濟宗僧。浙江嘉興人。擅長詩書,爲形山超寶禅師之法嗣。棲隱于秀水,結茅獨居。雍正元年(1723)奉旨召入,蒙賜紫衣,特加封號“悟修禅師”,發公帑建寺,帝爲之親題“覺海寺”叁字,命師居之;不久,又敕遷杭州聖因寺,弘揚佛法,德化群迷,盛極一時。師在京時,曾與王公大臣說法,事載于禦選語錄當今法會中。雍正十叁年二月示寂,世壽七十二。[增訂佛
祖道影卷二(虛雲)]
(二)(1173~1232)即日本華嚴宗中興祖師明惠。名高辨。(參閱“明惠”3284)
(術語)叁明與叁慧也。無量壽經下曰:“得深禅定諸通明慧。”同慧遠疏曰:“明謂叁明,慧謂叁慧。”
叁明與叁慧。 - 陳義孝編
叁明與叁慧。
叁慧即聞慧、思慧、修慧。
聞慧是聽聞佛法能生智慧;
思慧是思惟佛理能生智慧;
修慧是勤修禅定能生智慧。
- 梵心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