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mu^la^vidya^。又作根本不覺、無始無明、元品無明。相對于“枝末無明”。即諸煩惱之根本,不覺迷妄之心。于真如之海中,起動最初之一念者,即此根本煩惱。勝鬘經一乘章(大一二·二二○上):“世尊!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世尊!此四住地力,一切上煩惱依種,此無明住地,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世尊!如是無明住地力,于有愛數四住地,無明住地其力最大,譬如惡魔波旬于他化自在天,色力壽命眷屬衆具自在殊勝;如是無明住地力,于有愛數四住地,其力最勝。恒沙等數上煩惱依,亦令四種煩惱久住。阿羅漢、辟支佛智所不能斷,唯如來菩提智之所能斷。”[璎珞本業經卷下大衆受學品、大乘起信論、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下末](參閱“無明”5094)
(術語)無始無明之異名,見無始無明條。傳通記糅鈔六曰:“問:根本無明其相如何?答:我等心性天然迷悟二,其迷本名根本無明,悟本名本覺。此二無始本有,法自性天然理,難及思慮,不出言舌處也。”
無始無明的別名。見無始無明條。 - 陳義孝編
無始無明的別名,無明罪業蒙蔽障礙我們的佛性已久,至今已無法計算其時日,所以叫無始無明,也叫根本無明。
- 梵心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