謂惡魔之軍兵。以軍譬喻魔衆之勢力,故稱魔軍。魔,乃梵語ma^ra(魔羅)之略稱,又作惡魔,意譯爲殺者、障礙。佛陀成道之際,魔王及其眷屬來作種種障礙,然均爲菩薩所降伏。普曜經卷五、方廣大莊嚴經卷九載,魔王于妨礙菩薩成道時,魔王千子之中,有歸依菩薩之五百子與妨礙成道之五百子相爭。普曜經卷六、方廣大莊嚴經卷九亦謂,魔王命魔女對菩薩行種種媚惑,更令夜叉與衆惡鬼作多種變化,以惱亂菩薩,然菩薩均一一破此魔之軍衆而成道。有關降魔之故事,在佛本行集經卷二十九、過去現在因果經卷叁、佛所行贊卷叁等之佛傳經典中,均有記載。
又佛本行集經卷二十五視煩惱爲魔軍,謂魔波旬有欲貪、不歡喜、饑渴寒熱、愛著、睡眠、驚怖恐畏、狐疑惑、嗔恚忿怒、競利爭名、愚癡無知、自譽矜高、恒常毀他人等十二種魔軍。後期大乘經論亦見此說,如大智度論卷五說欲、憂愁、饑渴、愛、眠睡、怖畏、疑、含毒、虛妄之名聞利養、自高慢他等十軍。均系以種種煩惱譬喻爲魔之軍勢,而說菩薩降伏彼等而成道。
(雜名)惡魔之軍兵。佛成道時,第六天魔王率諸眷屬來妨成道,佛以神力悉降伏之。又一切惡事妨佛道者爲魔軍。法華經化城喻品曰:“其佛坐道場,破魔軍已。”大日經疏九曰:“猶如婆伽婆,樹王下時慶,以慈心力故,破無量魔軍。(中略)此中言魔軍者,梵本正音博吃刍,是羽翼黨援之義。今依古譯會意言耳。”智度論五曰:“我以智慧箭,修定智慧力,摧破汝魔軍。”
惡魔的軍兵。 - 陳義孝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