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七分別?七分別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唯識名詞白話辭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七分別”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七分別”的解釋

  唯識家將心識之認知作用分爲有相、無相、任運、尋求、伺察、染汙、不染汙等七種分別。據瑜伽師地論卷一所釋:(一)有相分別,謂于過去所受之義,諸根成熟而善于名言者所起之分別。(二)無相分別,謂隨過去所引者,及嬰兒等,不善于名言者所起之分別。(叁)任運分別,謂于現前之境界,隨境之勢力,任運而轉者所起之分別。(四)尋求分別,謂觀察尋求諸法所起之分別。(五)伺察分別,謂于已所尋求、已所觀察者,複加以伺察安立所起之分別。(六)染汙分別,謂因顧戀過去,希樂未來,執著現在所起之分別。例如恚分別、害分別,或與煩惱、隨煩惱中任何一法相應所起之分別,皆屬染汙分別。(七)不染汙分別,例如善、無記等法即屬之。謂出離分別、無恚分別、無害分別,或與信等任何一善法相應所起之分別,或威儀路、工巧處,及各種變化所起之分別。同論卷五謂此七分別皆以尋伺爲體。另據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二所說之七分別,前叁者與瑜伽師地論所說各異,即:有相分別,謂取過去與現在境界之種種相;無相分別,謂希求未來之境而行;任運分別,謂五識身于自境界任運而轉。其余之尋求分別、伺察分別、染汙分別及不染汙分別等四者,皆以計度分別爲自性。[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五末]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對“什麼是七分別”的解釋

唯識家將心識的認知作用,分爲有相、無相、任運、尋求、伺察、染汙、不染汙等七種分別。《瑜伽師地論》卷一所載:有相分別,謂于過去所受之義,諸根成熟而善于名言者所起的分別。二、無相分別,謂隨過去所引者,及嬰兒等,不善于名言者所起的分別。叁、任運分別,謂于現前之境界,隨境之勢力,任運而轉者所起的分別。四、尋求分別,謂觀察尋求諸法所起的分別。五、伺察分別,謂于已所尋求、已所觀察者,複加以伺察安立所起的分別。六、染汙分別,謂因顧戀過去,希樂未來,執著現在所起的分別。例如恚分別、害分別,或與煩惱、隨煩惱中任何一法相應所起的分別,皆屬染汙分別。七、不染汙分別,例如善、無記等法即屬之。謂出離分別、無恚分別、無害分別,或與信等任何一善法相應所起的分別。見《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五。 - 于淩波居士著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七分別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