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種能垢染衆生心之煩惱。即:欲垢、見垢、疑垢、慢垢、憍垢、隨眠垢(即煩惱)、悭垢等。[瑜伽師地論卷十四]
(名數)一、欲垢,欲使他人知自己之功德也。二、見垢,于自己之功德生執著分別之見也。叁、疑垢,于自己之功德生疑惑也。四、慢垢,于自己之功德與他校量而生輕他之心也。五、憍垢,于己之功德生貢高欣喜之心也。六、隨眠垢,自己之功德蓋覆于他之諸煩惱也(隨眠者煩惱之異名)。七、悭垢,于自己之功德生悭惜之心也。見瑜伽論七十四,叁藏法數叁十。
(名數)一欲垢,二見垢,叁疑垢,四慢垢,五憍垢,六隨眠垢,七悭垢。隨眠者,煩惱之異名也。煩惱隨逐于人,使人之心性昏昧,猶如睡眠,故雲隨眠。此七法能垢染心道故名爲總垢。見瑜伽論十四。
[出瑜伽師地論] 一欲垢欲即希求之義。垢者。塵也。汙也。謂人于諸所有功德。不求他知。若欲令他知我成就如是功德。是名欲垢。二見垢見者。執著分別也。謂人于諸所有功德。無執著分別之見。若生執著。是名見垢。叁疑垢疑者。迷惑不了也。謂人于諸所有功德。若或疑惑爲功德耶。爲過失耶。如是疑者。是名疑垢。四慢垢慢者。恃己淩他也。謂人不以己之所有功德與他校量而生輕慢。若生輕他之心。是名慢垢。五憍垢憍者。矜誇自高也。謂人不以己之所有功德而生忻喜。若生忻喜貢高之心 - 明·一如等 撰
七種的煩惱,垢就是煩惱的別名。一、欲垢,即欲使他人知道自己的功德。二、見垢,即對自己的功德生執著分別的見解。叁、疑垢,即對于自己的功德生起疑惑。四、慢垢,即以自己的功德去跟別人校量而生出輕慢他人的心。五、憍垢,即對自己的功德生起貢高欣喜的心。六、隨眠垢 - 陳義孝編
七種煩惱,垢也是煩惱的別名。
1、欲垢是欲使他人知道自己的功德。
2、見垢是對自己的功德生執著分別的見解。
3、疑垢是對自己的功德生起疑惑。
4、慢垢是以自己的功德去跟別人較量而生出輕慢他人的心。
5、忄喬垢是對自己的功德生起貢高欣喜之心。
6、隨眠垢即自己的功德爲他人所覆蓋而生煩惱。
7、悭垢是自己的功德生起悭惜的心。
- 梵心居士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