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叁十卷。略稱貞元釋教錄、貞元錄、圓照錄。唐朝圓照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冊。依唐德宗之敕命而于貞元十五年(799)撰述。系編錄自後漢明帝永平十年(67)至唐德宗貞元十六年,凡七百叁十四年間之大小乘經律論、賢聖集傳等之傳譯,並錄出失譯阙本。
全篇分總、別二錄。總錄分特承恩旨錄及總集群經錄;別錄分分乘藏差殊錄及明賢聖集傳錄。其中,特承恩旨錄(第一卷前半)載新譯華嚴經四十卷、玄宗以後叁朝翻譯經律論,及大佛名經等入藏之牒。總集群經錄(第一卷後半至第十九卷),系錄後漢迦葉摩騰至撰者圓照,依年次所譯出之經論,及撰述之書目、卷數,翻譯著作之年月、別名、同本異譯、所依典據、本之有無等,且揭示譯者、著者之略傳,缁素凡一八七人,所載之經論等目總爲二四四七部七叁九九卷。其中,迦葉摩騰以下至唐代智升之記事,主要系轉載開元釋教錄之總括群經錄。惟本錄增加梁代無名氏之大佛名經十六卷、唐代法琳之別傳叁卷、義淨之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藥事等七部五十卷、跋日羅菩提之金剛頂經瑜伽修習毗盧遮那叁摩地法等四部四卷、無能勝之大威力烏樞瑟摩明王經等叁部四卷、法月之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合十七部七十八卷。又總集群經錄之終敘列古今諸家目錄,列有自前秦之古經錄至貞元錄等四十叁種譯經目錄。
分乘藏差殊錄(第二十卷至第二十八卷)分成有譯有本錄、有譯無本錄、支派別行錄、刪略繁重錄、補阙拾遺錄、疑惑再詳錄、僞妄亂真錄等七錄。其中,有譯有本錄列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以下一二六一部五叁九一卷,有譯無本錄列吳品經以下一一五五部二○叁○卷,支派別行錄列大般若第二會經以下六八二部八一二卷。刪略繁重錄以下叁錄則全部轉載開元錄刪略繁重錄。其中,刪略繁重錄立有別生經、名異文同經、重上錄經、合入大部經等項,凡一四七部四○八卷。補阙拾遺錄列舊譯新譯、大小乘經律論、賢聖集,並此方所撰等,凡四六九部一四一四卷。疑惑再詳錄有十四部十九卷,僞妄亂真錄有叁九叁部一○四一卷。
最後置有入藏錄,立大小乘經律論及賢聖集傳等之別,總共列記一二五八部五叁九○卷五一○帙之標目、卷數、異名、紙數等,又別立不入藏目錄並附載密迹金剛力士經以下一一八部二四七卷。故本書除增補改訂開元釋教錄之缺漏遺誤,且追加開元以後所譯出之經論等。[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十、大藏目錄卷下]
(書名)叁十卷,唐圓照貞元十六年依敕命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