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什麼是磨灑?磨灑是什麼意思?

在佛學大詞典、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中都找到了“什麼是磨灑”在不同出處下的解釋,請查閱下面的答案。
【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磨灑”的解釋

  梵語ma^sa,巴利語ma^=sa。又作磨沙、摩娑迦(梵ma^s!aka  ,巴ma^saka  )。意譯爲錢、銅錢。爲印度古代通貨之一。八十貝齒(梵kaparda  )爲一磨灑,二十(或十二、十六、四十)磨灑爲一迦利沙缽那(梵ka^rs!a^pan!a  )。在律典中規定,盜取五(或叁、四、十)磨灑(即四分之一迦利沙缽那)以上者,即犯波羅夷罪,當擯斥于僧團外。上記之迦利沙缽那與磨灑之比例,依時代與地方之不同而有異。

  律典中如四分律卷一等,多謂一磨灑相當于我國古代之一錢;若以盜取爲數極少之五磨灑(五錢)即犯重禁言之,其說或有謬誤。故唐代慧琳于所撰一切經音義卷六十有所批駁,指出一磨灑應相當于我國的八十銅錢,五磨灑則相當于四百銅錢。

  又梵語ma^s!a,原爲菽豆之名,學名  Phaseolus  radiatus。摩诃僧祇律卷叁十一,以大豆、小豆與摩沙豆等皆屬于生谷。同書卷二十九,以摩沙■爲八種■之一。故推測一磨灑即相當于一粒菽豆大之金的價值。[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二、善見律毗婆沙卷八、十誦律卷五十二、俱舍論寶疏卷二十二、玄應音義卷二十一]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對“什麼是磨灑”的解釋

  (物名)M&amacron;&sdotblw;a,又作摩沙。金寶名,比丘盜五磨灑,則當波羅夷。慧琳音義六十曰:“是西方市金寶之名也,其金一丸如梧桐子許大,名一磨灑。以東西兩國通貨價直約之,可直此方銅錢八十。其五磨灑計當四百。彼國土法,偷盜財物,計當五磨灑者,罪當永棄送于山林,任其生死。若盜一二叁四磨灑,量罪別科,不至于棄。佛製戒一准王法,比丘所盜之物,價直五磨灑者,即名犯重,擯棄出家不共住也。古人譯經錯會,將一磨灑同于一錢,錯之甚矣!佛言:我之教法,隨方國土爲製。若准此國王法,上從五帝叁王,下及大唐王製,未聞盜五錢即合至死。(中略)盜五匹已上方至流別,貫百之間有杖,不至流貶。而言五錢犯重者傷其太急,難爲護持。不覺破此戒者其數多矣!有部律文雲:四百犯重者,由故嚴峻,于此國土製以校量寬猛,正得其中,合佛本製也。”百一羯磨一曰:“何況五磨灑,若過五磨灑。”注曰:“西方檢問諸部律,皆同此名,斷其重罪,不雲五錢。此是貝齒計八十個名一磨灑,大數總有四百貝齒,一時離處方是犯盜,元不據錢。若譯爲五錢者,全乖本文。故存梵語。”

如果您發現我們提供的“磨灑是什麼意思”的答案有錯誤,歡迎在線留言告訴我們,感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